注册资本和公积金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百科 2025-09-15 1
今天给各位分享注册资本和公积金的关系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注册资本和公积金的关系是什么进行详细列举解释,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的区别?
  2. 资本公积与注册资本区别是什么?

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的区别?

一、公积金,一般特指公司公积金,是公司在资本之外所保留的资金金额。根据公积金提留是否为法律上的强制规定,可以将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至于住房公积金,则是为本单位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二、资本公积金简称资本公积,是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由资本、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有限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东认缴的价款超过认购份额的部分,包括外汇出资形成的汇兑损益。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主要来源于的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接受的赠与、资产增值、因合并而接受其他公司资产净额等。其中,股票发行溢价是上市公司最常见、是最主要的资本公积金来源。

两者有以区别。

1、概念不同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资本公积金,是指直接由资本原因形成的公积金,如超过票面价额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额、公司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公积金的用途为转增股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2、资金来源不同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资本公积金其主要来源包括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接受\捐赠的资产;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

3、用途不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部分)一般只能用于转增资本,盈余公积可用于转增资本、弥补亏损。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公司发规定,是必须提取的的,按净利-润10%(按公司法规定金额达到注册资本50%可不再提取),资本公积没有这样相应的要求。

资本公积与注册资本区别是什么?

差点把问题看成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因为资金公积和实收资本是会计实务里的内容,注册资本是经济法里的内容。第一次见会计实务与经济法亲密接触!

现实经济业务中,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均与注册资本有关系,认缴制下,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更多的体现与实缴资金关系更为密切!

一、什么经济业务计入资本公积

与注册资本(实缴时)关系密切的资本公积主要有一种,对于溢价投资的部分,计入在资本公积会计科目中。

例如:甲、乙投资设立K集团,注册资本200万元,次年引入战略投资人丙,增资到300万元,同时约定丙须实缴110万元,占三分之一的股份。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110万元

贷:实收资本100万元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0万元

二、资本公积与注册资本区别

1、注册资本在认缴制下,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主体,体现的是股东对于经营主体法定偿债义务的上限,无论是否实缴!

2、注册资本在认缴制下,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主体,体现的更多是经营主体正常经营资金需求!

3、资本公积多代表注册资本实缴时的资本溢价,注册资本多代表经营主体的法定义务。二者不是一个概念,各自代表不同的属性。

三、如果股东需要承担注册资本为上限的偿债义务时,实缴资金是否包含资本公积科目贷方余额?

1、承担有限责任的主体,注册资本是偿债义务的上限,实缴资金是已经履行的义务。那么,已履行的义务是否包含资本公积科目贷方余额?特别是引入汇兑损益等复杂情况时,实缴资金是否包含资本公积科目的发生额或贷方余额?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并赐教!

2、对于中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单一情况下,实缴资本包含资本公积,即实缴资金=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相关审计报告也是这么写的。个人观点!

注册资本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写在营业执照上,是公司股东投入资本金的体现,需要在工商局登记备案。但因为目前,工商局备案,并不要求实缴,所以注册资本并不等同于实收资本,比如一家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实收资本只有100万,并没有完全实缴到位,注册资本远大于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企业股东真实投入作为公司股本的钱,更能体现公司的实力。

而资本公积这个科目,一般还分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投资者以5元/股,参与公司增资100万股,即投入500万元,但持有的股份是100万,剩余500-100=400万作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即投资者多付出的成本。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除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之外其他来源或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中主要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比如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债权的成分,也有股权的成分,所以也涉及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注册资本很好理解,就是股东在成立公司时,填在营业执照上的那个金额。简单点说,就是股东告诉未来的客户和供应商,我准备给这个公司投入这么多钱。

不过,现在从实缴制变成认缴制,股东在成立之初,实际缴纳的钱可能不是营业执照上注册资本那个数额。

再说资本公司。

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有三个报表项目是非常有意思的: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其中,实收资本跟注册资本息息相关,是股东实际缴纳的注册资本金。是的,前面说了,现在是认缴制,股东可以填100万的注册资金,但先只实际交50万。那么,在公司的账面上,实收资本就是5万。

所以,实收资本顾名思义,就是公司实际收到的股东的出资

资本公积,通俗一点说,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为与企业常规经营无关的事项而带来的所有者权益增加。比如,接受捐赠,后加入的投资者带来的股本溢价,或者资产重估增值等。

举个例子,公司开始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只有100万,甲、乙两个股东每人交50万。现在,有第三个人丙先生想要加入,他想占20%的股权,原来两人的股权分为变为40%。

如果是按照成立之初的比例,那丙应该投25万,可是,原来的股东说,公司最难的时候,你没来现在公司好了你要来,哪有那么好的事。要入股可以,你得多掏钱,本来是25万,你现在得给40万。

最后财务的账怎么做呢? 40万中的25万入注册资本,多交的15万就进到资本公积。

这就是资本公积的由来。

当然,实际的账务处理中,资本公司核算的内容远比这个案例复杂。

以上就是注册资本和资本公积一些概念的介绍。我觉得楼上有位朋友@西天蜗牛总结得特别精辟:注册资金是法律概念,实收资本是会计概念。不过两者之间也有一些联系。

至于区别,从财税角度有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是的,就是这样,你怎么说都行,但就是得交税。

有位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一家工商个体户的老板,想把个体户转成公司。在办理变更的时候,听信代理机构的建议,说注册资本可以少一点,于是就把大量的资产划到了资本公积上。然后,然后他就悲剧了。。。

当不当真不纠结啊,就当一案例看看。

关于注册资本和公积金的关系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