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2025年民法典生效前民事诉讼时效?
民法典(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三年。比之前规定延长一年。
《民法典》(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最长20年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规定于《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新的法律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从什么时间开始执行?
新的《民法总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是3年,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零六条 本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诉讼时效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
调查令的有效期?
律师调查令是为了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法院支持律师调查案件相关情况而签发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
持令律师应当在律师调查令载明的有效期限内完成调查取证事项,期限届满,律师调查令自动失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在有效期限内完成调查的,申请人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新签发律师调查令。
人民法院调查令的有效期限根据调查证据难易程度确定,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期限届满,调查令自动失效。
一般来说,法院立案庭立案后,会在三日之内给具体承办的业务庭,也就是民一庭。承办人接收到案件之后,就会确定安排开庭时间,然后通知双方当事人。不会起诉几个月才通知你的。因为法院审案子是有期限的。简易程序在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在六个月内审结。如果你收到法院给你的相关法律文书后,有需要法院调查取证的就要在开庭前十日内提交申请。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