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合同制指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编外合同制)

法律知识 2025-07-15 1
编外合同制指的是什么意思介绍:
  1. 合同制工作人员就是编外吗?
  2. 编外合同制与聘用合同制区别?

合同制工作人员就是编外吗?

一、什么是编外人员

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多使用编制来管理人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原有的人员不能承担现有的工作,因此很多不能入编的人员被聘用,这些人员享受不到入编人员所应有的待遇和福利,如同“打零工”,这样的人员就叫“编外人员”。

二、合同制工作人员就是编外吗

我国事业单位里的工作人员分有编制和没编制两种,编制人员就是事业单位正式招录的工作人员,享有事业单位正常的福利待遇,而编制外人员是属于合同制聘用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的待遇要比编制人员低很多。

三、事业单位人事编制新政策

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是“合同关系”,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条例还规定,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外,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并且,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

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四)其它工资。

编外合同制与聘用合同制区别?

编外合同制人员和聘用合同制人员的主要区别,一是用工性质不同,聘用合同制人员一般是单位的正式工也叫合同工,合同由单位和个人直签,属于在编人员,也叫体制内人员,编外合同制人员属于临时工性质,由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本单位工作,和本单位没有任何人事关系。

二是薪酬待遇的不同,聘用人员按照国家或企业规定享受工资福利待遇,待遇让人羡慕,如果没有严重触犯法律和单位纪律,一般是不会开除,而编外人员待遇低廉,还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还经常被辞退。三是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同,聘用合同制人员是和单位签的劳动合同,而编外人员则是与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