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存在违规,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违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实际上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来执行。当然38条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并不是任何违规都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一,是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雇佣职工必须要为职工创造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否则职工是可以辞职的。
第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工资应当按月发放,职工是以工资为生活来源的主要方式,没有工资解除劳动合同是应当的。毕竟职工还要生存下去,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
第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劳动法明确规定,职工和用人单位必须参加社会保险。不缴纳社保,没有社保就没有保障,职工也可以提出劳动合同解除,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企业遵纪守法行为的重视。
第四,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这个情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像单位的规章制度违法的行为很多,比如用人单位请假一天扣三天工资,这就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请假不提供劳动,不发工资是对的,但是额外扣三天工资绝对违法。对于职工罚款,也是违法的,只有国家行政执法部门才有罚款的权力。所以,当职工遇到利益受损害的时候,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放心,违法扣除的钱肯定可以要回来。
第五,因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是这样的: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这些明显侵犯职工权益。
第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除了上述6种情况以外,还有这些情况: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这一类情况是特别严重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上面的6种情况,劳动者应当按照有关程序履行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否则对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第2款规定的这些特殊情形,不需要考虑其他。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只要符合相应情形,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以后,用人单位还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领失业金待遇。
所以,法律对职工的保障还是非常全面的,考虑了很多具体的情形,劳动者一定要了解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您好,由于您未具体说明单位违规内容或者性质,因此我这边按照违规性质不同给您回答:
1、正常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单位违反以下条款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民法典超时加班可自行解除劳动合同吗?
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这是职工个人的权利,不管是否有超时加班的状况都可以随时提出。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超时加班是不能自行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劳动报酬的,可以以此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可以拒绝加班,也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以加班超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于法无据,不能支持。
超时加班不可以随时辞职,劳动者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用人单位不同意,劳动者也可以在三十天后离职。当然,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提前离职的除外。可以随时辞职的情形: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不会。如果用人单位违法强迫劳动者加班并且威胁到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即使用人单位超时加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也不会自行解除。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有一方的主动行为,不可能自行解除。
民法典规定超时加班可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要区分具体情况 。《劳动法》规定每天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如果单位安排加班超过了这个限制,则违反了《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单位如果存在强迫加班,则可以引用“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规定随时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仍然依法支付加班费,那劳动者只有通过劳动监察举报的方式迫使用人单位不安排过多的加班。如果不给加班费,则可以用这一条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提前30天通知,结走所有工资(包括未支付的加班费),还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带带薪工资怎算?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的薪资应该算到办理离职的当日,期间劳动者需要按照要求正常上班打卡。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