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不同意,能否视为违法解除?
公司提出变更劳动合同,属于单方面的变更行为,但员工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变更与否。同意变更时,视为双方协商一致。而员工不同意变更,则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的情况,双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要看具体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签有长期合同,离退休不满5年的员工,单位一般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
员工工伤、职业病的,单位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
员工在医疗等待期,怀孕或者哺乳期,单位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分过失辞退和无过失辞退。
过失辞退是指员工因自身的过失而辞退,主要有:试用期不合格;用欺骗手段签的劳动合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员工与第三方建立劳动关系,造成本单位严重损失,或者多次劝阻不改;受到刑事处罚的。
无过失辞退则是指单位因经营困难,调整生产结构等原因,需要辞退员工。
无过失性辞退员工,需要给予员工经济补偿,而过失性辞退则不需要。但都要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辞退手续。
在合同没到期的情况下,公司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吗?
答:劳动合同是对双方的约束,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不可以无故的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没到期,公司只能在下列情况下,才有权利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0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0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0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0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0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0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0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0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除上述情况外,在合同没到期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无权解除劳动合同的!
在合同没到期的情况下,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看实际情况,一般公司是无权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员工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严重违规或是符合劳动合同里面约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时,再此约定不违法的情况下,公司是可以根据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二,经济性裁员的情况,公司经营不善,需要裁员这种情况是需要向劳动部门申请,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第三,没有以上情形,劳动者没有过错,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是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的。
所以,具体公司有没有权利解除,需要看实际情况和劳动合同来决定的。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和已经生效的判决,解答如下:
①协商一致导致期限变更。
合同约定的条款,一般约束的词句是这样的: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不得变更或不具有对抗本协议的的效力,也就是说,双方协商一致,变更期限之类的条款没有问题。
注意:协商一致的含义,包括单位首先提出,经过沟通,劳动者同意的情况。
②劳动者严重违约等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约定了提前解约的条件。
一旦出现严重违约或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单位可以提前无责解约。
③单位出现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导致破产或重大经营困难。
单位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可以无责解约。
④单位违法解约。
即便没有任何合法理由,单位提前解约,法律也会认可,只是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经济赔偿金。
综上,单位提前解约,不会被打死,只是承担经济责任罢了,所以,如果问可不可以,答案是可以,只是需要考虑经济和法律责任。
仅供参考,欢迎讨论或者拍砖。 也欢迎关注〖法律有话说〗
那要看合同里是否有其他终止合同的条款,比如,员工犯了法,当然可以终止合同,且不必赔偿。
又比如,公司破产,合同当然也可终止,而对员工的赔偿,列在赔偿对外债务之后,如果资不抵债,员工也得不到赔偿。
问题问得太笼统,应把遇到的情况作详细描述,才能有针对地回答。
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什么?工作超过10年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
法律对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有严格的限制,这与劳动法的特点有关。在普通的合同中,合同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法律不作过多干涉,遵循的是“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具有从属性,用人单位相对强势,对于用人单位遵循的是“法无允许即禁止”的原则。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在以下情形下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1、过失性解除,即劳动者在工作中有过错导致劳动合同解除,这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内容。此种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没有任何成本。
2、非过失性解除,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没有过错,因为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导致劳动合同解除,这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内容。此种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3、经济性裁员,即出现了法律规定的裁减人员的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内容。此种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将以上情形进行了罗列,进一步明确了只有在以上情形下,在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的基础上,用人单位才能与劳动者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工作十年以上,要看是合法解除还是违法解除。如果是合法解除,是否支付经济补偿看上面的描述,如果是违法解除,要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作为赔偿金。
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要如何赔偿,重点是看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原因赔偿的数额也不同。实际上和工作超过10年没有必然的关联,工作超过10年,唯一的就可能就是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一点有所不同。具体我们根据不同的解除原因逐一来说一说。
一、公司合法解除,且无需支付任何补偿的情形
这种一般是员工有严重违纪、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行为,那么公司在有充分的证据,并且有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那么公司在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时,除了结算离职工资,无需支付任何补偿。
此时即便工作超过10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是一样。
二、公司合法解除或终止,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不续签,此时劳动合同终止,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工作超过10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不存在着一种情形,这是唯一的区别。
2、公司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当前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然不能胜任工作,那么公司可以提前30天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解除劳动合同,然后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且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无法达成一致,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4、员工病假到期,无法从事公司的任何岗位,那么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公司违法解除,需要支付2N的赔偿金
如果公司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就是在《劳动合同法》里找不到任何依据,就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那么需要支付2N的赔偿金,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总而言之,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否要赔偿,主要分为以上三个类别,实际上与工作是否超过10年没有太大的关系。
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必须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工作超过十年,已经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解除十年以上工龄老员工,至少要给十个月的经济补偿。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倍,支付赔偿金!
十年以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
一般公司不会轻易解除这些老员工合同。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给员工经济补偿。员工工龄越长,需要支付的钱也越多!裁员成本很高。一些无良企业,就会动心思,故意刁难员工,让你自动离职。这样可以减少经济成本!
根据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依据工作年限来算,工作满一年算一个月工资,不到一年,六个月以上,也是按一年来计算!
补偿工资是根据员工前一年12个月平均工资来算。包括年终奖,提成各种补贴都要算在内。你有十年的工龄就可以有十个月的工资补偿!
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现在补偿金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员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还可以申请失业金
你是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的。到社保中心办理失业登记,取得失业证。就可以按月来领取。
领取失业金,根据你交的失业险的长度,交的时间越长,领的越多!在领取失业金期间还有社保基金主动给你代交医保,这也是一种福利,不用操心医保!
作为劳动者,面对公司裁员解除劳动合同。尽量与公司协商解决。要学习劳动法,了解劳动法,自身应有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在面对公司不公平对待,才能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