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要求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什么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核定的。
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及情形,包括:
经济补偿金=0,用人单位(含劳务派遣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17种情形。
经济补偿金=N,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41种情形。
经济补偿金=N+1,用人单位除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外,还应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3种情形(即代通知金)。
一、经济补偿金=0 //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7种情形:
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7条)
2.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7条)
3.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申请,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6条)
4.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9条)
5.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9条)
6.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9条)
7.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9条)
8.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39条)
企业减少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方法?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减少员工经济补偿金:
首先,缩减员工数量,减少员工的离职率;
其次,通过制定合理的员工福利政策,如提供培训、晋升机会等激励员工留任;
再者,加强员工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减少员工流失。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与员工协商达成协议,延长员工的试用期或实行弹性考核制度等方式来减少经济补偿金的支出。
经济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包括年底绩效吗?要注意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标准是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那么这个平均工资,最简单的也是最常用的,核定的办法就是:工资卡工资流水中所显示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不管是基本工资还是绩效,还是年终奖。不管他是什么成分,只要是工资。一般是按照工资发放的日期,一个月内的不管发几次都算一个月的工资。比如说发年终奖那一个月,同一个月时间,不同的日期,分别发放了当月的工资和年终奖,那么这两笔都算当月的工资。如果说工资流水明细备注那一栏备注的是工资,那就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