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他人财产时应当如何计算财产损失
- 什么行为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财产或者人身造成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 财产侵害和损害有什么区别?
-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谁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财产损害经济纠纷案会坐牢吗?有何依据?
什么行为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财产或者人身造成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1.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财产或对他人人身造成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侵权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
(3)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
(4)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
(5)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2.侵权行为法是调整因侵害他人财产、人身行为所产生的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侵权行为法属于我国民法的一个部分。
财产侵害和损害有什么区别?
财产侵害与损害是有区别的。财产侵害是指行为人对财产的侵犯与伤害,主要方为行为人。而财产损害则分为人为损害与自然损害,即行为人或自然现象对于财产的损坏与伤害。故财产损害包含有财产侵害的成份,也可以说财产侵害属于财产损害的内容之一。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谁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
第一章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章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二十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扩展资料: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种类繁多,其中很多行为都可能给他人造成财产的、人身的损害。这些行为兼具行政违法性和民事侵权性双重特征。
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殴打、伤害他人、盗窃、骗取公司财物等等。对于此类违法行为,除了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予以警告、罚款乃至行政拘留的处罚外。
对造成被侵害人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损害的,还应当依照有关民事侵权法律的规定由责任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违法行为人给予应有的惩戒和教育,而且充分保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财产损害经济纠纷案会坐牢吗?有何依据?
单纯的民事纠纷不会导致(刑事犯罪)坐牢。
但如果因民事纠纷激化,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或者刑事犯罪,可能坐牢。
另外,因为民事纠纷形成诉讼,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也可能涉嫌犯罪,从而触犯刑律。依据是《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该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首先,财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财产不仅仅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民币,还包括物,比如车、手机、手表等等,以及无形财产,比如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
其次,如果只是对上述财产的损害比较轻微,那么就是普通的民事纠纷,赔偿损失等就可以。
再次,如果对上述财产的损害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那么有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比如,侵犯商标权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违法经营额达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如果侵犯上述财产达到非常严重,可以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比如,刑法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即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OK,关于侵害他人财产时应当如何计算财产损失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侵害他人财产时应当如何计算财产损失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