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刑事诉讼请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劳动争议法院二审宣判后是否还可以提出刑事诉讼请求?
劳动争议法院二审宣判后,是否可以提出刑事诉讼请求?
法律赋予当事人诉讼的权利就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假如二审宣判后,没得到法院的支持,其原因是对方当事人或者是代理人提供虚假的事实,伪造证据所导致的。你不但可以要求法院、检察院再审该案或者抗诉该案,你还可以向原审法院或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举报他们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假如有关部门不予受理,你还可以提起刑事自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
车祸致人死亡,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应该分开进行还是同时进行,有何依据?
这个可以放在一起,也可以分开。
车祸致人死亡应该认定的是交通肇事罪吧,对于这种情况,选择放在一起诉讼会更好一些。
首先,对于交通肇事罪,不论是分开还是放在一起,都需要被害人亲属主动提起诉讼,不然法院不会处理。放在一起处理就是被告人被公诉到法院后,受害人可以向审理刑事案件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不放在一起,就是不管刑事审理,单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总之一点,必须要提诉讼,不然不会处理。
其次,放在一起处理相比较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要省一笔起诉时的诉讼费。在刑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是不收诉讼费的。
第三,如果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可能面临着跟要等刑事处理结果的情况,民事一般以刑事结果为依据,所以时间上不会提前。
第四,对于有能力赔偿的被告人来说,放在一起处理,可以给对方压力,促使对方多赔偿以求得被害人亲属谅解,使法院在量刑时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无论是刑事附带民事还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对于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罪来说都是适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相关规定,标准是一样的,法定数额也是一样的,不存在多或者少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法律上没有统一的要求。一般来讲是两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审理交通肇事罪的时候,受害人及其亲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合并审理。这样处理起来简便。但是通常能争取到的赔偿项目和标准稍微少一些(例如,没有精神损害抚慰金)。
优点:处理速度较快,简便。
缺点:赔偿项目有限。
第二种做法,先处理刑事案件即交通肇事罪,然后受害方单独就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这样处理起来比较繁琐,但是相对而言,能争取到更多的赔偿。
优点:赔偿项目和数额多。
缺点:拖延时间比较长。
至于刑事判决是否涉及民事赔偿,上述第一种方案,一般刑事、民事在一起判的,例如判决张三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附带赔偿受害人各项损失十五万元。第二种一般是分开判的,刑事判决判处肇事者有期徒刑某某年,民事部分另案判处赔偿。
另外,民事和刑事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一般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的,可以作为从轻处理的一个情节,反之,巨额赔偿无力赔偿(一般三十万以上),多数是以情节特别恶劣来从重判处。如果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在三年以下,当时人积极赔偿,获得受害人书面谅解,可以争取判处缓刑。另外,如果民事部分判处的赔偿不积极履行,往往会影响服刑期间的减刑和假释。
附: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55条: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限制。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件,刑事、民事应该放在一起处理,这在法律上叫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样最终的判决书会包括刑事部分和民事部分,叫做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一、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赔偿责任承担的法律依据,首先是《道路交通安全法》。
该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该解释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是指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包括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各项损害。
三、是《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该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也就是说,因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中,被害人不会因为刑事附带民事的原因减少赔偿项目。
对此,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在给湖南省高级法院的《关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范围问题的答复》中也有明确界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第一百零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未能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无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否投保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均可将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纳入判决赔偿的范围。
刑事诉讼可以告检察官吗?
不可以。检察官是代表国家就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依法判处被告人刑罚并监督法院的案件审理活动。刑事诉讼不可以告检察官,被告人没有权利向法院提起反诉,要求追究检察官的责任。如果检察官涉嫌犯罪,应由侦查机关依法侦查并提起公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交通事故刑事诉讼请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