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有哪些权利

法律知识 2025-08-29 3
你还在问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有哪些权利?今天给大家分享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有哪些权利的知识,有什么疑虑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1. 股东权利可否委托他人代为行使?

股东权利可否委托他人代为行使?

可以委托他人行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对公司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公司股东的权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委托他人行使,委托他人行使,应当签订授权委托书,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利。股东的权利是股东个人的权利,完全由股东个人决定。

股权代持协议中要注意的关键性条款有以下几点:

1、受托方仅作为名义股东,不享有任何实质性的股东权利,因代持股权所产生的所有收益均归委托方所有;

2、受托人未经委托人同意擅自处分(转让、设定质押)代持股权的法律责任承担。比如出现未经委托人同意的处分股权行为,委托人可以立即解除代持协议,并有权追究受托人因处分股权造成的委托人的所有损失。

3、因受托人原因导致代持股权被执行的,受托人的法律责任承担。比如约定因代持股权被执行的,代持股权价值按照代持股权的公司估值由受托人赔偿委托人。

4、不予配合委托人行使相关股东权利所产生的法律责任怎么承担,委托人可以立即解除代持协议,并有权追究受托人因处分股权造成的委托人的所有损失。

5、中途解除代持协议的处理方式,对此最好去的公司其他股东的书面同意,发生解除股权代持情形的,其他股东有义务配合委托人指定的任何他人代持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

补充提示:

股权代持如何破解存在的法律风险:

第一,名义股东损害实际股东的权益。防范的措施有:1、尽量找亲人或者可信赖的朋友代为持股;2、在合同中规定,行使股东权利时必须通过实际股东书面同意;3、实际股东可通过保管公司公章、执照等方式来约束名义股东行使股东权利。4、签署股权代持协议的同时办理代持股权的质押手续。5、在股权代持协议中约定高额的违约金。

第二,股权代持可能无效。有关代持合同效力的问题,《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给出了答案,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应当认定代持合同有效。因为实际出资人通常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出面,所以如果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代持可能无效。

第三,实际股东想要“显名”时,名义股东不配合。可以在代持协议中约定,如不配合转让,名义股东需要支付违约金。也可以在签署股权代持协议时,同时签好日后办理股权变更所需的材料和文本,消除名义股东不配合办理相关手续的风险。

关注解码股权公众号,了解更多股权细节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有哪些权利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