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不批捕法院还判刑吗
没有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是否就没事了?
没有被检察院批准逮捕,不见得就不构成刑事犯罪,恢复自由身。
一般说来,涉嫌刑事犯罪者,被负责侦破的公安机关立案和抓到之后,会将侦查搜集到的证据提交给检察院审核,并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在收到公安机关的侦查材料和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申请之后,会对材料中的证据进行审核、复核。如果证据符合逮捕的条件,那么就会签发逮捕令,犯罪嫌疑人就由临时拘押改为正式逮捕。虽然有可能还是在原来的监舍里,但性质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反之,如果公安机关递交到检察院的侦查材料经过审核之后,检察院干警认为公安机关递交的材料不足以达到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证据要求,不符合逮捕条件,那么就会把材料和提请逮捕的要求退回公安机关,要求补充证据之后再申请批捕。
公安机关提请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要在拘押犯罪嫌疑人的37天之内完成。假如在拘押犯罪嫌疑人的第28天申请逮捕被检察机关拒绝,那么还有一次提请逮捕的机会,第37天之内再次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如果检察机关还是没有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那么公安机关就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撤案,释放犯罪嫌疑人;第二个选择是给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不撤案,不释放,用以规避没有被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拘押不能超过37天的硬性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被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所涉犯罪依然被公安机关立案在案。取保候审虽然在外面有充分的自由,但不等于无罪释放,依然是个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公安机关有权根据需要,随时拘传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
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没有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并不是一定就万事大吉了。
《检核院不批捕,不等于无事》
(原创回答)没有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并不等于疑犯平安无事。
一、一般案件,如果被公安机关盯上了的犯罪嫌疑人,多多少少都有问题。
二、检察院未批捕,主要看未批捕的原因。毕竟,刑事案件是件大事,不单牵涉个人,也影响到其家人。特别是有些重大案件,牵涉面广,侦查难度大,证据是否经得起了推敲、检验,是检察院需要特别认真考量的问题。因此,举证不充分,有疑点,检察院就会退回给公安机关,要求补查有关证据。这是公检法三权分立的好处。各负其责,各自把关,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所以,人正不怕影子邪。自己不触犯法律,公检法就不会找你麻烦的。
当然不能认为就没事儿了。
逮捕作为比较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保障案件侦查、检查、审判的顺利进行。
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仍然具有社会危害性,就需要进行逮捕。反之,检察院不予批捕并不等于犯罪嫌疑人就没事儿了。
检察院经过调查了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或者不通过逮捕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直接向法院提出公诉。
以上仅供参考。
是否没事,要具问题具体分析,关键在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理由。假如不批捕理由是"不构成犯罪"或"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那么公安机关会撤销案件,这样就真的没事了。如果不批捕理由是"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又或"构成犯罪,无逮捕必要",那案件还要继续侦办,不代表你就没事了。接下来,如果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又或者法院宣判无罪释放,那么才算是没事。
检察院不予批捕取保候审,还有抓捕的可能吗?
如果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下达了《不予批捕决定书》,说明该案的证据还不充分或者依法可以不予批捕。但在办案单位对其实施取保候审后,依法可以继续侦查一年,如果有新证据出现,办案单位可以再次申请检察机关批捕,检查机关和人民法院也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直接逮捕。所以,办理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还有被逮捕的可能。
诈骗罪钱已经还了对方也写谅解书了检察院没批捕法院会判刑吗?
如果公安机关已经正式立案,说明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仍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会将案件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在一个月内就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你们已经退还,并且获得了谅解书,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现在已经取保候审的话,如果将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可以判处缓刑,也就是不用真的去监狱服刑。虽然不用去监狱服刑,但是还是有案底的,以后无法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了。并且缓刑期间不得出国。
因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因检察院不批捕而取保候审,还能坐牢吗?
首先,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其次,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有两个原因,一是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追诉时效的问题,如果造成的是被害人轻伤,那么,这个案子就过了诉讼时效了,检察院当然会不批准逮捕,这样的话,你就不可能坐牢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造成被害人的伤情为重伤以上,那么,这个案子就没有过诉讼时效,公安机关依然可以对你申请批准逮捕。到了检察机关后,检察机关没有批准逮捕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侦查机关继续调查取证,那么,你是否坐牢,就要看侦查机关的侦查力度了,看证据的取得情况怎么样。如果最后根据现有证据能够认定你构成犯罪,那么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即使你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是罪行较轻,并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谅解,那么可以判处你缓刑,判处缓刑的话,也是不用坐牢的!
逮捕、取保候审都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还有拘传、拘留、监视居住等。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何种强制措施,要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刑事案件侦查、审查、审判的需要决定。采取何种刑事强制措施对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决定审判结果。
理论上是这么一个道理,但在以往司法实践中,往往把逮捕作为一种惩罚手段、作有罪推定,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的产生。所以,随着法治进步,慎捕少捕不捕成为刑事诉讼新的理念,并逐步体现在司法实践中。
本案是故意伤害,犯罪嫌疑人因检察院不批准逮捕,被取保候审,就是慎捕少捕不捕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无罪或不坐牢。有没有罪、坐不坐牢,是由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判决。
所以,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律师的帮助下,依法配合侦查机关、审查起诉机关查清案件事实,真诚认罪悔过,方有可能在审判阶段争取免于刑事处罚或缓刑,实现不坐牢的最大利益。
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那么应该是被警方暂时留置拘押在看守所。待到把故意伤害的经过和证据核实扎实,然后根据法律流程,提交检察院批捕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在接到警方的批捕请求之后,会对警方提交的证据链进行审核。如果觉得证据扎实,犯罪事实清楚,那么就会依法同意警方的逮捕请求。反之则不同意逮捕犯罪嫌疑人,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证据之后再重新申请逮捕犯罪嫌疑人。基本不会出现检察院直接要求公安机关撤案放人的情况。
警方在收到检察院不予批捕的回复之后,一般要做两件事。其一是对案件重新审核,补充证据,达到符合逮捕的要求再次申请逮捕令;其二是撤销案件,释放犯罪嫌疑人。毕竟在没有检察院同意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警方留置拘押犯罪嫌疑人的最长时间只能是37天。超过37天继续拘押,那么警方就是知法犯法,涉嫌滥用职权了,要承担违法后果的。
不过,警方在检察院不批捕犯罪嫌疑人,而警方又不愿意撤案释放犯罪嫌疑人,这个时候还有一种方式可以供警方选择:那就是不撤案,可以把犯罪嫌疑人从看守所放出去,但是被释放者依然是犯罪嫌疑人身份,言行举止和活动区域受限,并且还要接受警方的监控监管,警方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必须随传随到。
上面这种方法叫做“取保候审”。有权限对于犯罪嫌疑人施行取保候审的单位不仅仅是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也可以。不过,像本文中谈到的这种取保候审,就是由公安机关实施的。
取保候审必须缴纳保证金。在被取保候审期间如果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会被没收。在没收保证金的同时还会对取保候审者采取关押的强制手段。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一年。到期之后,具体办案的警官需要找到被取保候审者,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否则,办理取保候审的单位依然涉嫌违法。
如果属于警方提请检察机关逮捕某某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拒绝。那么在一定时期内警方查找不到新的证据,就无法再次提请检察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这种情况下,取保候审也不能无限期地施行下去,最终得撤案,将犯罪嫌疑人释放。
简而言之,如果涉嫌刑事犯罪,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那么案件就无法进入诉讼环节。连诉讼环节都进入用不了,法院也就不可能宣判某某嫌疑人有罪,犯下什么罪。
关于检察院不批捕法院还判刑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