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被劝退会产生什么后果(在部队被劝退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除名军龄怎么计算?
除名军龄后照常计算
原因如下
工龄和兵龄不是一个概念,一个人退伍后到单位工作被开除也不能消除当兵的历史也不能去掉兵龄。国家对于军人发放的福利待遇,比如去公园免费,过节补助等都不能被剥夺,工作期间的兵龄算作工龄不能被取消。被开除如果再就业兵龄仍然有效。
开除军籍或除名有什么后果?
开除军籍或除名一般会将其人移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情况以法处理。
军人只有在部队有犯罪行为才会被开除军籍,而且一定是由军事法庭根据其犯罪事实判有徒刑。凡是判有徒刑且严重的,均会开除军籍的。开除军籍移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后,不再享受转业军人的一切待遇,其重新安排工作,生活保障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因为他是对国家和人民犯罪的人,理应受到社会的惩罚。
开除军籍是取消现役军人身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军人权利和义务的一种行政处分形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开除军籍是军纪处分中的最高惩戒方式。开除军籍是军人处分中最严厉的一种处分方式。
军人除名是对于战士的一种处分,直接剔除部队的意思,没有退伍费、安家费,退伍证之类福利与证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对士兵的处分: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记过;
(四)记大过;
(五)降职或者降衔(衔级工资档次);
(六)撤职或者取消士官资格;
(七)除名;
(八)开除军籍。
前款规定的处分项目,依次以警告为最低处分,开除军籍为最高处分。
降职不适用于副班长;降衔不适用于列兵和各级士官;降衔级工资档次不适用于最低衔级工资档次的各级士官;降职或者降衔(衔级工资档次)通常只降一职或者一衔(一档)。
开除军籍与除名的区别:除名部队承认其当兵的经历,开除军籍则是部队不承认其当兵的经历,这可以从《纪律条例》看出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一百四十四条 对被除名的义务兵,取消其军衔,原有职务自然撤销,不得享受国家对退出现役军人的优待。离队时不予办理退伍手续,由批准机关出具证明,并派专人将其档案材料送回原征集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对被除名的义务兵,应当及时接收,协助办理落户、档案材料移交等有关手续,并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予以通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一百四十五条 对被开除军籍的人员,取消其军衔和在服役期间获得的奖励,原有职务、级别自然撤销,不得享受国家对退出现役军人的优待。离队时不予办理退伍手续,由批准机关出具证明并派专人遣送。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对被开除军籍的人员,应当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予以通报。
开除军籍轻的,发回原籍,并且记录在军人的档案,有当地派出所负责监督,如果严重的坐牢,剥夺政治权利。
开除军籍是取消现役军人身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军人权利和义务的一种行政处分形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开除军籍是军纪处分中的最高惩戒方式。开除军籍是军人处分中最严厉的一种处分方式。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应予开除军籍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判刑的反革命犯罪分子一律开除军籍;
(2)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犯罪分子一般应开除军籍;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一般不开除军籍;
(3)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确已丧失革命军人基本条件的,必要时也可开除军籍。以上需要开除军籍的人员,战士须经军级单位批准,营以下干部须经大军区或军兵种一级单位批准,团职以上干部须经中央军委批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第三十条 士兵在服现役期间,受除名处分的,由批准机关出具证明并派专人将其档案材料送回原征集地县级兵役机关;受开除军籍处分的,由批准机关出具证明并派专人遣送,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