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的种类有哪几种
对于民事纠纷法院判决败诉之后,是否可以通过仲裁再去裁决?(或者说二者谁更有效力)谢谢大家的关注支持?
不可以申请仲裁,理由如下:
1、如果已经法院判决的争议,不可以再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由二审法院重新进行审理和裁判;如果判决已经生效的,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或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检察建议。
2、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如果想要通过仲裁来解决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签订有效的仲裁协议,如果无仲裁协议的,不可以申请仲裁。
《仲裁法》
第4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分别是指什么?
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里面分这三种情况。
1、和解。一般发生在仲裁前,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问题解决。
2、调解。一般庭前没有和解,在庭审后,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仲裁员询问,双方是否达成调解意愿,如果有意愿,则根据双方意愿及双方妥协程度具体协调好解决方案。
3、裁决。在既没有庭前和解又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询问下没有达成调解协议。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裁决。 补充:若对及没有和解又没有达成调解且对裁决不服则可以诉诸人民法院。
仲裁和争端裁决的区别?
仲裁和争端裁决的主要区别有:
1. 仲裁是一种争端解决方式,争端裁决是仲裁过程的结果。
2. 仲裁更注重程序,争端裁决更注重结果。在仲裁中当事人需要按照仲裁规则和程序进行,而争端裁决则是对争端做出的具体裁定。
3. 仲裁需要当事人自愿,争端裁决对当事人有约束力。进入仲裁需要当事人双方同意,但一旦做出争端裁决,裁决对当事人就具有法律约束力。
4. 仲裁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仲裁员,争端裁决由仲裁员作出。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信任的仲裁员,而具体的争端裁决则是由仲裁员根据案件情况做出。
5. 仲裁可针对各类争端,争端裁决解决具体的单个争端。仲裁可以应用于各类民商事争端,而每一个争端裁决只能解决一项具体的争端问题。
综上,仲裁侧重于过程与方式,争端裁决侧重于结果与裁定,两者关系是前者为后者提供一种争端解决的平台和程序。
仲裁和争端裁决区别如下:
形式不同 。仲裁可以以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作出,争端裁决只能以书面形式作出。
范围与性质不同 。仲裁解决的是仲裁案件的程序性事项,争端裁决解决的是仲裁案件实体问题的争议。
主体不同 。仲裁的主体可以由仲裁庭或仲裁委员会作出,争端裁决只能由仲裁庭作出。
确定性不同 。仲裁可能是不确定的,是可以更改的,争端裁决是终局性、不可更改的。
监督机制不同 。仲裁实行的是仲裁机构的内部监督机制,争端裁决实行的是法院的外部监督机制。
仲裁和争端裁决是两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它们有以下区别:
1. 定义: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达成协议选择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仲裁员来解决争议。争端裁决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达成协议选择一个争端裁决机构或机构决策者来做出一项最终决定。
2. 终局性:仲裁是一种有约束力的解决方式,结果通常为最终裁决,双方当事人必须接受并履行。争端裁决通常是最终的,对双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并且一旦做出决定,双方当事人需要遵守。
3. 程序:仲裁通常是法律程序之外的一种替代方式,由当事人自行选择仲裁员并在约定的程序下解决争议。争端裁决通常有一整套明确的程序和规定,包括提交证据、听取双方陈述、调查等,以决定争议的最终结果。
4. 独立性:仲裁员在处理争议时应保持独立中立,不受任何一方的影响。争端裁决机构或机构决策者也应当保持独立中立,以确保争端得到公正解决。
总的来说,仲裁是当事人自行选择仲裁员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而争端裁决是通过选择争端裁决机构或决策者来做出最终决定的一种方式。
1. 仲裁和争端裁决有区别。
2. 仲裁是指当事人自愿选择一个第三方仲裁员来解决争议,仲裁员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依据做出裁决。
仲裁的结果具有强制力,双方必须接受并执行。
3. 争端裁决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或协议时预先约定了一个裁决机构或裁决人来解决争议。
争端裁决的裁决结果也具有强制力,双方必须接受并执行。
与仲裁不同的是,争端裁决是事先约定的,而不是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自愿选择的。
4. 仲裁和争端裁决都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于诉讼程序,它们更加灵活、高效,并且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在国际商业领域,仲裁和争端裁决被广泛应用,成为解决跨国争议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