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中的上诉人是原告还是被告
上诉要遵循原告就被告嘛?
不用遵循。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且当事人提交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1、不可以。只可以向本地的高一级法院进行上诉。
2、应当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当事人在哪个法院辖区,案件就由哪个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根据这一规定,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被告在哪个法院辖区,原告就应当到哪个法院起诉,案件就归该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那么二审时,上诉人是坐在原告席还是被告席?
原告席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坐的。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称为自诉人,相对于公诉人而言。公诉人是代表国家提起刑事诉讼的检察人员,他们既处于原告人的地位,又负有法律监督任务。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称为原告。 被告人是指被诉称侵犯了原告民事权益,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人,是“原告人”的对称。被告是民事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上诉人属于被告人,应坐被告席。
由于不服一审判决,原告上诉与被告上诉有什么区别?
对一审的判决、裁定不服,被告提出上诉后,原告是否提出上诉处理方式是不同的,虽然都会启动二审程序,但是二审法院审查的是与上诉方的上诉请求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所以如果原告对一审判决也有异议的,应当上诉提出自己的上诉请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OK,关于案件中的上诉人是原告还是被告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案件中的上诉人是原告还是被告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