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采信认定规则是什么
刑事证据采信规则是怎样的?要注意什么?
经庭审质证后的证据,还有两个环节,即采纳和采信。采信,是完全由法官来完成的,需要遵循相应的证据裁判规则。
1.要坚持证据裁判。即认定事实,要完全以证据为皈依,没有证据,不得认定案件事实。证据相矛盾的,在矛盾不能排除的情况下,也不能据此认定案件事实。
2.一般采证据印证规则。孤证不能定案,只有当证据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时,该证据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才能据此定案。不能印证,则不能采信。
3.合理适用司法推定。推定,即根据一项事实的成立,来推定另一项事实的存在。事实真相已无法重现,适用推定有助于还原相关事实,但一定要慎重。
4.要符合常情常理。司法活动是逆向认识世界的活动,根据证据认定事实时,一定要审视结论是否符合常理常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钻死胡同、机械司法。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采信规定?
1、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有关提供证据,收集、调取证据,审查认定证据,以及其他涉及证据的各项规定,都体现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2、惟一性的原则。全案的证据经过排列、组合之后,必须是排除了一切矛盾,而达到每一个证据的前后一致,证据与证据之间一致,全案证据同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全案证据所得出的结论是本案惟一的结论。
3、疑案从无的原则。疑案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出规则,也是证据采信规则的重要法则。
采信和认定的区别?
认定就是对一种事物的赞同,但不一定明确提出。而确认需要的是对事物的明确表态,并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回应。采信的意思是采纳、相信某种事实、证据等,是法律专用名词。认定是态度,采信是结果。证据采信规则,就是法院在已经提供的一系列证据中认定、采用具有证明力和可信度的证据时必需遵循的规则
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伪造证据,然而法院还采信了对方证据法院这种做法有没有问题?
如果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伪造证据,法院还采信了对方的这份证据,法院的这种做法当然是有问题的。但是,伪造证据是谁确定的?如果是法院认为是伪造证据,法院绝对不会采信;法院既然采信,就说明不是伪造的。法院不会知法犯法的。如果是对方当事人认为证据是伪造的,估计也只是认为,没有提交证据来证明。法院是根据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来采信证据。仅仅凭对方当事人的认为,法院当然是不会理会的。所以,问的问题是有问题的,是站不住脚的。即使是伪造的,也必须有证据来证明,也必须由法院来认定是伪造的,法院才能不予采信,还可能会对当事人进行罚款处理。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民事证据采信认定规则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