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什么
民事诉讼法227条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如下:
1.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3.违背公序良俗的;
4.提供虚假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订立合同的;
5.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该合同是否有效。
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协议在以下情况下可能被视为无效:
1.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协议。当一方通过欺骗或威胁的方式使另一方达成协议,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2. 恶意串通。当双方当事人故意为了损害第三方或公共利益而达成协议时,该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果一个协议的表面目的是为了合法的事情,但其实际目的是非法的,那么这个协议可能是无效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一个协议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时,它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
5. 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强制性规定。任何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协议都可能被视为无效。
什么是合同的部分无效?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一、合同的部分无效,是指合同的部分内容无效。
二、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合同内容必须是可分的,即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是各自独立,互无依存关系。
2、如果无效部分的条款和有效部分的条款具有不可分性或当事人约定该条款为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必备条款,那么,合同的部分无效,是指合同的部分内容无效。
3、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合同内容必须是可分的,即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是各自独立,互无依存关系。
如果无效部分的条款和有效部分的条款具有不可分性或当事人约定该条款为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必备条款,那么,该条款无效,必然会使整个合同无效。
(2)合同无效部分或者被撤销部分必须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即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其余部分不含有导致合同部分内容无效或者应撤销的因素。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