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后怎么办
发生工伤怎么办?
谢友邀!
友此问太笼统,究竟是指个人还是指单位?是上班时间,还是指下班途中?这让答者无头绪回问好为难。
只好说,若是个人行为发生的工伤事故:在上班时间时要保护好现场证据,及时汇报上级并立即就医,用医治证明为日后个人对工伤事故的认定和追责提供必要的证据。
如是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更应从第一时间上及时的汇报单位并拍照或提供相关证据,争取从事实上为以后要求单位对工伤事故的认定和赔偿提供有力的物证。此时,如自己受伤害后倘能清醒,一定要去求助“过路之人”帮助做到。
而如果是单位发生工伤事故时,作为一线指挥者:第一应立即启动平常制定的安全抢救预案。确保事故现场的人员第一时间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小的威胁和减少。第二根据事故现场发生事故的性质,对事故现场采取必要的疏散,隔离和维护工作,防止突发事件下其它人员的介入,造成混乱或次生事故时对无关人员的伤害。第三迅速消除事故隐患。第四,本着对事故处理“三不放过”的原则(对发生事故的责任者不放过!对事故的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对事故发生后没有吸取教训,拿不出整改措施不放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排查并严肃追责和整改。
总之,当工伤事故发生后,切记,及时的汇报上级并进行人员的救治和现场的疏散维护为必须先做到的事情。这样就从事态的时间上,为个人和企业的生命财产争取并降低了很大程度上的危害和损失。
谢邀。
工伤争议,包括多个方面的问题,从争议内容一般包括工伤认定问题、伤残等级鉴定问题、工伤相关待遇等方面的争议问题。也包括多个法律主体之间的争议,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者与社保经办机构、用人单位与社保经办机构等方面的争议问题。
正常情况下,出现工伤争议,国家《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地方《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了相关处理规则: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职工或者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提供举证材料,用人单位应自收到举证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供相关证据。用人单位逾期不提供举证材料的,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区县(自治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确认)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确认)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确认),并提交区县(自治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及相关材料。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再次鉴定(确认)结论为最终结论。
三、工伤争议处理司法程序
一是企业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
二是企业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认支付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希望该回答能帮助到你,感兴趣的,可给个关注,跟帖讨论。
牢记3个时间、注意3种待遇,记住这些能有效避免掉进程序复杂的坑里。
一、牢记3个时间,避免错过申请期限。
1、30日内单位要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发生工伤第一时间报告单位,要求单位在事故发生之日或确诊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单位不配合的,1年内员工方要提出认定申请
单位不按规定时间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员工一定要一年内自行提出,免得超了时间,再申请就来不及了。
3、劳动仲裁期限是1年
因为工伤引发劳动纠纷,劳动者应在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
二、聊聊待遇的事
1、医疗待遇少不了4费
工伤期间发生的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这些费用均应支付给工伤患者。
2、停薪留职可达12个月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停工留薪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
3、离职2金不能忘
不管是单位提出解除合同,还是员工提出解除合同,工伤员工由权利要求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总结语:回答着重说了几个在工伤申请认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点,记住这些,才不会错过时间,也才能够拿到应得的待遇。
对此问题从我的个人认识观点以及对所学习阅读的法律文本参照,谈谈个人的意见与建议;
说实在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突然发生工伤,自己及家人往往都会悲痛与惊慌,真的是足于无策,尤其是这工伤争议,更让人痛恼,不知道怎么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里必须注意的是;
一,明确遭遇工伤职工单位的名称(什么单位、法人代表是谁等)对于这种问题,看似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相当多,且不知道自己单位确切名称的芬动者,尤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工程是层层分包,包工后,包工头又雇请农民工,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工伤,就很复杂、困难。
二,寻找与保存好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包括通知、信函、工卡、上岗证,工资单、工衣等)
三,了解与撑握单位是否参加了工伤保险以及是否申请了工伤认定。
总之职工与用人单位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即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处理。
个人意见与建议仅供参考。
雁门风正;感谢您的留言、评论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