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伤走司法鉴定有效吗(如果工伤走司法鉴定有效吗怎么办)

法律答疑 2025-07-19 5
如果工伤走司法鉴定有效吗怎么办汇总:
  1. 司法鉴定和工伤鉴定哪个好?
  2. 工伤鉴定后再进行司法鉴定可以吗?
  3. 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有何区别?

司法鉴定和工伤鉴定哪个好?

1、司法鉴定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它包含文书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病理鉴定等其它鉴定。在这里你想表达的可能是人身伤残等级鉴定,一般是人身损害侵权纠纷适用的,它是由司法鉴定所或中心鉴定的。工伤鉴定适用于劳动关系,即劳动能力障碍等级;它是由伤者所在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地级市才有)鉴定的。

2、人损鉴定的级别严于工伤鉴定,因此,对于鉴定结果上,实践中,如果工伤鉴定是10级,那么人损的可能就够不上等级。

3、两种赔偿的项目各不相同,但是虽然级别不同,但是在赔偿数额上,相差不大。同时,对于两种赔偿在举证上也不尽相同。

工伤鉴定后再进行司法鉴定可以吗?

工伤鉴定后再进行司法鉴定是可以的。在某些情况下,工伤鉴定结果可能不足以满足司法程序的要求,这时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可以帮助确定事故的责任方和赔偿金额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司法鉴定前,建议先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一般情况下,工伤鉴定后再进行司法鉴定是可以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具体如下:
1. 工伤鉴定结论出来后,如果劳动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总之,如果劳动者对工伤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进行司法鉴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司法鉴定结论并不一定与工伤鉴定结论相同,因为两者的鉴定标准和程序不同。如果劳动者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有何区别?

鉴定机构不同。工伤鉴定的鉴定机构是社保局;司法鉴定的鉴定机构是持有鉴定资质的有关机构。

鉴定标准不同。工伤鉴定的鉴定标准有大概400多项;司法鉴定的鉴定标准只有大概200多项。

鉴定流程不同。工伤鉴定需要先做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才能做工伤鉴定;司法鉴定,在其伤情稳定后即可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此外,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在收费、依据的标准、法律依据等方面也存在差异1。

区别:

1、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和司法鉴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鉴定,建议选择通过认定工伤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处理。

2、工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不追究劳动者的过错责任(自杀、自残、醉酒、吸毒除外)。而司法鉴定赔偿要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责任。

3、此外,对于同一种伤情,工伤伤残等级要比司法鉴定的伤残等级更有利于伤者,工伤的赔偿数额高于司法鉴定损害赔偿。且工伤案件没有城镇和农村居民之分,而司法鉴定损害赔偿案件要根据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计算赔偿标准。

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是两种不同的鉴定方式。工伤鉴定是指对工伤事故中受伤员工的伤情进行医学评定,确定是否属于工伤范畴,以及评估伤残程度和劳动能力损失。

而司法鉴定是指在司法程序中,由司法鉴定机构对案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鉴定,提供专业意见,帮助法院做出正确的判决。

两者的区别在于鉴定对象、目的和依据不同,工伤鉴定主要服务于劳动保障领域,而司法鉴定则是为了解决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