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多久出裁决

法律答疑 2025-07-27 2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劳动仲裁后多久出裁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 劳动仲裁的终极裁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
  2.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什么时候可以强制执行?
  3. 劳动仲裁开庭后15天拿裁决书?
  4. 劳动仲裁,先予执行,应该什么时间提出?可否申请执行部分款项?

劳动仲裁的终极裁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

当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产生纠纷,首先要协商解决,若不能协商一致,那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裁决,当劳动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如有一方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上诉至当地基层法院,如收到基层法院的判决后仍不服,就可以继续上诉至中级法院,中级法院的判决书就是终极裁决,它是在几次不服的情况下做出的终极裁决。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什么时候可以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判决后,当事人未按照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履行,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劳动仲裁裁决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裁决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劳动仲裁开庭后15天拿裁决书?

一般情况下开庭之后十五天内。依据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自受理案件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若开庭后时间距四十五日期限不足十五天的,还会提前作出裁决。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劳动仲裁,先予执行,应该什么时间提出?可否申请执行部分款项?

劳动仲裁,先予执行,应当在仲裁作出裁决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 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民事诉讼法》第98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 当事人提出申请。先予执行是因为当事人一方生产、生活急需而采取的措施,而是否急需,只有当事人体会最深。所以只有在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能裁定先予执行。

第二, 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裁定先予执行,实际上是在判决确定前,实现未来判决确认的部分实体权利。因此,裁定先予执行必须以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为前提。“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谁是享有权利的一方,谁是负担义务的一方,以及各自享有什么样的权利、负担什么样的义务都是明确的。所谓“严重影响”,是指申请人难以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如果对申请人没有产生这种影响,不能采取先予执行的措施。

第三, 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如果被申请人没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比如被申请人要破产了,或者被申请人身无分文,又无任何有价值的财物,不能裁定先予执行。

另外,申请先予执行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书写申请书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先予执行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符合先予执行条件和适用范围的裁定先予执行,不符合先予执行条件和适用范围的驳回申请。当事人对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不得提起上诉,但可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复议撤销先予执行裁定的,应执行回转,将已执行的财产返还被申请人。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劳动仲裁后多久出裁决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