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共同财产制是指什么

法律答疑 2025-08-11 2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一般共同财产制是指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没有共同财产指的什么意思?
  2. 共同财产的意义和优点和缺点?

没有共同财产指的什么意思?

没有共同财产,指的是夫妻在存续期间没有共同购买的财产。那他们夫妻的财产都属于婚前财产,婚前财产是结婚前个人买的财产,如果离婚归个人所以,另一方没有权力分得这方的财产。

现在有些年轻,男孩的父母省吃俭用的给儿子买了婚房,儿媳妇死活要加她的名字,最后感情不和离婚,房子一半也分走了。

没有共同财产指的就是夫妻存续期间没有共同财产,比如夫妻共有房产,夫妻共有存款等,也就是夫妻存续期间没有共同拥有的财产。一般离婚时夫妻共有财产是需要平分的,如果没有就不存在财产纠葛,省去很多麻烦。我离婚时就没有夫妻共同财产,房子车子全是我父母给我购置的,不参与分割,家里没有存款,只有我前夫隐瞒我情况下奢靡生活欠债159万属于他个人债务自行承担。

共同财产的意义和优点和缺点?

一是符合婚姻关系的特点。夫妻共同财产制的特点是将夫妻的婚后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共同管理、使用、处分其婚后所得财产,它反映了夫妻共同生活、共同居住的现实,使夫妻的经济生活与身份关系趋于一致,有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

同时,夫妻关系是至为密切的社会关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尽管另一方收入很低,甚至没有职业,也应视为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在一方获得的财产收益中,包含了另一方在操持家务、抚养子女、协助工作以及情感支持等方面的投入。

就这个意义而言,婚后所得共同制确认了家务劳动的价值,为从事家务劳动的一方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因而,这一制度有利于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二是符合中国的国情。夫妻财产制与夫妻身份制一样,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公民的收入和财产数量仍然不高,共同财产制鼓励夫妻同甘共苦,可以使双方有限的收入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 同时,“同财共居”是中国几千年的婚姻习俗,共同财产制符合绝大多数人对婚姻的心理期待和社会认同。

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分别财产制更能体现夫妻的独立人格和独立地位,更能体现男女平等原则,但就我国目前的状况看,仍不具备以分别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的社会条件。一方面,妇女在受教育程度、就业、薪酬方面普遍低于男性,许多已婚妇女因从事家务劳动使职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实行分别财产制将致妇女于不利地位。

另一方面,实践中大多数人仍然不能接受分别财产制,以分别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三是有利于交易安全。夫妻财产制不仅规范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规定静态的“所有”安全,而且也规范夫妻与第三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保护动态的交易安全。

适用法定的共同财产制使第三人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推定夫妻间的财产就是共同财产,除非当事人明确告知第三人夫妻之间实行了分别财产制,否则第三人与夫妻一方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是以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作为保证的。

同时,在夫妻共同财产制下,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分权,因此,对第三人而言,一方对财产的处分,可以视为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即使是夫妻一方单独擅自处分,第三人仍有理由相信该处分行为是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夫妻中的另一方也不得以不知道或不同意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一般共同财产制是指什么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