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及其种类是什么
哪些情况属于职务发明,职务发明人能获得什么利益?
含义: 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判断标准:
1、以单位的业务范围来划分。即凡是属于单位业务范围内的有关发明创造,均认为是职务发明。从单位的角度看,单位雇佣职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其业务,职工有义务为发展单位的业务而努力,因此,职工完成的一切在单位业务范围内的发明创造行为均属于履行职务。
2、以完成发明创造是否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作为划分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标准。
3、以完成发明创造的时间是否是业余时间作为划分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标准。
4、以单位是否立项作为划分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标准。
5、依照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合同所约定的范围作为划分标准。归属与奖励职务发明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区别是什么?
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明人身份不同:职务发明是指发明人在执行本职工作过程中,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条件和资源,完成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创新成果。而非职务发明则是发明人在非本职工作范围内,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资源,完成的创新成果。
2. 归属权不同:职务发明通常属于单位所有,发明人只是为单位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发明权应归单位。而非职务发明则是发明人自己的成果,因此发明权归发明人所有。
3. 知识产权归属不同:职务发明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单位所有,单位可以对发明进行授权、转让等操作。而非职务发明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发明人所有,发明人有权决定是否将其知识产权授权给其他人使用。
4. 法律规定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法律规定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例如,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归单位所有,而非职务发明归发明人所有。
需要注意的是,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关于职务发明及其种类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