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劳动合同制是怎样的
国企市场化用工与合同制的区别?
国企市场化用工与合同化用工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合同制用工是一个历史现象。是指哪些国企改制之前登记在册的职工,在改制后使用了“合同制”这个员工身份;市场化用工则是国企改制后直接从劳动力市场招收的员工的身份称谓;
第二,合同制员工的社保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缴纳,而市场化员工则是入职后才缴纳。
什么叫与国有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A类合同是什么,与一般的用工合同有什么区别?
1、A类合同,就是劳动者与国有企业直接签订的劳动合同;B类合同,是指劳动派遣合同;都是法定的用工形式;
2、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 和第四十条 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国企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别?
1. 劳动合同期限:正式工在被录用后会签订有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且合同期限长短是相对稳定的。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在初次录用时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固定期限的,一般也不负担公司安排的工作岗位任务。但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和能力的提升,劳动合同可以更改和更新,相对来说更加灵活。
2. 福利待遇:正式工一般获得更好的福利待遇,如年终奖、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福利待遇相对较少,如无法享受年终奖、社保等。
3. 工作稳定性:正式工在企业内有较高的稳定性,一般不容易被辞退;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的合同期限相对灵活,但工作的稳定性要弱于正式工,辞退的可能性相对也偏高。
总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和正式工的待遇和工作内容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国企和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政策。在选择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前,需要考虑个人自身的情况和职业发展规划。
1、待遇不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工资普遍较低,扣除社保之后,会更低;正式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相对稳定,而且工资较高,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
2、招聘方式不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或者人事部门自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用人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正式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
区别在于:
1、编制不同
国企是国有企业,国企正式工是事业单位编制。
合同工没有编制。
2、适应法律不同
国企正式工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参照公务员管理,适应公务员法。
合同工适用劳动法,由劳动法调整。
3、待遇和福利不同
国企正式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待遇标准工资发放薪水。采用此方式计算: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各类补贴-五险一金。采用“定岗定薪”方式,基本工资及奖金根据所属岗位制定。
合同工基本工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薪水。合同工不会缴纳住房公积金,其他无明显差别。表现良好的的合同工,在完成项目部评定及公司评定后,可转换为正式员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国企的劳动合同制是怎样的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