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超过一年怎么办(工伤超过1年怎么办)
工伤超过一年还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吗?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期限为一年。超过一年后,一般情况下无法再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如工伤后出现的病情复发或者后遗症等,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解释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争取特殊处理。具体操作还需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
工伤赔偿超过一年还赔吗?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伤赔偿应当在发生工伤之日起一年内给予赔偿。超过一年的工伤赔偿,雇主有权不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如果工伤导致的伤残或者疾病在一年后发生加重或复发,雇主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工伤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还需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工伤认定结果来确定。因此,建议您咨询相关劳动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据查,工伤超过工伤认定时限1年,不能按照工伤获得补偿。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1:?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伤赔偿超过一年后一般不再赔偿。
1.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伤赔偿是对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程度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一种保障措施。
2. 在工伤保险制度下,工伤赔偿主要是以医疗费、康复费、失业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赔偿金等形式进行补偿。
3. 一般情况下,工伤赔偿的标准和范围在工伤发生后的一定时限内进行赔付,超过该时限后一般不再赔付。
4. 不过,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具体判断,因为法律可能对特定职业或特定情况有不同的规定。
5. 如果存在争议或不满意赔偿结果,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等途径解决。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可以提起民事侵权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如果工伤职工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又不存在上述合理事由,想再认定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就不可能了。
不过,工伤职工错过了的1年工伤认定申请期限,虽无法再获得工伤认定,也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仍可以通过提起侵权之诉向单位主张赔偿。因为,劳动者在劳动中遭受事故伤害,属于侵权损害。
工伤超过工伤认定时限1年,不能按照工伤获得补偿。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
工伤超过一年未认定,还有补救措施吗?
有,当事人可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案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工伤认定期限为1年,超过后当事人无法再申请工伤认定。但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侵权责任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