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劳动能力可以吗
- 出院小结对伤残鉴定有影响吗?
-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哪个容易?
- 有工伤认定书,有伤残鉴定,有劳动合同能赢官司吗?
- 有外固定可以做伤残鉴定吗
- 司法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什么不同?
- 法院判决劳动官司败诉还可以领取补偿金吗?
出院小结对伤残鉴定有影响吗?
受伤自述中写的挟伤,而出院小结中写的砸伤,对工伤鉴定有影响吗,
1、夹伤和砸伤都属于冲击伤对工伤的伤残鉴定是没有影响的。
2、只要认定为工伤,那么伤残鉴定只是对员工受伤情况是否有伤残等级做一个判定,和员工受伤具体情况是不需要了解太多的。
没有影响。伤残鉴定一般是根据医院提供的片子来进行的,出院小结只是医院对住院出院情况的一种客观描述及出院后的建议,不能拿来作为鉴定依据。但是出院小结对于计算各类赔偿是有借鉴意义的。
肯定有影响,但主要看大病历
伤残等级鉴定,最好是有住院的大病历,这样有利于鉴定人综合审查损伤以及治疗情况。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损伤都需要。像有一些损伤,比如骨折的,有个出院记录或者小结就够了,关键是要提供所有的影像片供鉴定人阅片
有。
没有出院小结,那么就缺少鉴定申请材料,那么就无法给出准确的鉴定结果,是不予鉴定的。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提出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哪个容易?
伤残鉴定更容易
1.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残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劳动能力鉴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这是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一样。
2.目的不同。劳动能力鉴定主要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而伤残鉴定在于确定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
有工伤认定书,有伤残鉴定,有劳动合同能赢官司吗?
根据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应该能讨回工伤补偿。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起诉维权,劳动法有诉讼时效规定,只要在诉讼时效内,才是有效起诉时间,超出时效,法院会因超出诉讼时间不予受理。介意楼主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咱们是为了讨回工伤补偿,而不是为了去法院告对方,只要对方同意按劳动法补偿这就解决了,何必非要打官司不成?协商不成无奈的情况下,那就只能起诉维权了。掌握好诉讼时效,在诉讼期限内,起诉对方,法院会依法为你讨回公道。我的回答能否帮到你?还有疑问联系我,我会尽力帮助你,祝您开心快乐!
有工伤认定书,有伤残鉴定,有劳动合同,还要看你是不是在上班时间,这个时间点就很重要了,再就是看您有没有违规操作。
一般的情况下,有工伤认定书,有劳动合同,社保就是可以理赔的,当然有一些商业保险意外伤害险,他是有一些规定的条款,对理赔有限制。
如果是所在的公司没有入社保,也没有商业保险的话,单纯跟公司理赔,我所说的工作时间和有无违规操作就显得很重要了。
可以找一位有经验的律师,如果经济困难了的话,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祝你一切顺利。
有外固定可以做伤残鉴定吗
不可以!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的时机,是临床治疗效果稳定状态,大腿上有外固定器,是大腿骨折,采用外固定手术治疗,外固定器没有拆除之前,治疗效果不确定,不是临床治疗效果稳定的情形,不可以进行伤残鉴定。需要等待外固定器拆除之后进行鉴定。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安部、司法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2鉴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司法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什么不同?
司法鉴定主要是针对案件涉及的特定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鉴定和评估,其结果会作为司法机关的证据。
而劳动能力鉴定则是针对个体劳动者的身体、心理和职业技能进行评估,旨在确定其是否具备从事特定工作的能力。
司法鉴定侧重于案件事实的客观评定,而劳动能力鉴定更关注个体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
两者在目的、对象和程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专业评估来提供科学、客观的结论。
司法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两种不同的鉴定方式,主要区别如下:
1. 定义和目的:
- 司法鉴定:是指依法对诉讼案件中涉及的事实、法律问题进行鉴定,为法院提供证据和意见,以帮助法院做出正确判决。
-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个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估和鉴定,以确定其工作能力和劳动能力等级,为职业介绍、劳动争议等提供依据。
2. 鉴定机构和主体:
- 司法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或法院指定的鉴定专家进行,主体是法院和当事人。
- 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或专业鉴定机构进行,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3. 适用范围:
- 司法鉴定:适用于法律诉讼和仲裁等司法程序中,一般情况下只针对具体案件进行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适用于劳动者的职业介绍、劳动争议、工伤认定等方面,可以进行一般性的劳动能力评估。
4. 法律效力:
- 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结果对法院具有法律效力,法院一般会根据鉴定结论作出判决或裁决。
- 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用人单位具有参考意义,但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司法鉴定是法院委托的鉴定,旨在解决法律争议。它侧重于对案件事实的调查和证据的分析,以帮助法院做出判决。而劳动能力鉴定是针对个人劳动能力的评估,用于确定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它旨在帮助劳动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确定劳动能力赔偿等。
两者的不同在于目的和对象,司法鉴定以法院为委托方,劳动能力鉴定以个人为评估对象。
司法鉴定是指法院委托专业人士对案件中的特定问题或证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估和鉴定,帮助法官作出正确的判决。
而劳动能力鉴定是指用人单位委托专业医生或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鉴定,以确定其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或者申请劳动能力保障。
两者不同在于对象和目的不同,司法鉴定是为了解决法律纠纷,而劳动能力鉴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安全。
法院判决劳动官司败诉还可以领取补偿金吗?
虽然法院判决劳动争议的案件败诉,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仍然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