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养老保险要交多少年
养老保险交够几个月算1年工龄?
一、养老保险工龄怎么算 有哪些算法
1、连续计算法
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相加,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
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职工在职时养老保险是要按月缴存的,工作几个月就要缴几个月。退休时计算工龄领取养老金时也是按月计算的,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和后来补缴养老金的同样也是按月算的,这没有例外。但是每年给退休人员涨退休金时一般都是按年计算的,比如缴费年限三十年零一个月,那就按三十一年涨。三十年零十一个半月也按三十一年涨。近几年只有个别省涨养老金是计算到月的,今年就都是按月了。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每年交13000交30年?
养老保险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并不是大家同样缴费,同样的待遇。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退休养老金主要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两者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的)÷2×缴费年限×1%。
虽然牵扯到很多概念,实际上往简单地说,如果我们按照60%基数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当然最低缴费是要求15年,也就是说最低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很多人都愿意按照最低基数缴费,因为这样省钱。可是养老金待遇,毕竟是多缴多得的,如果是按照100%基数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很多人发现了,60%对应0.8%,100%才对应1%。这不是说明低基数缴费更划算吗?是的。国家在制定养老金计算公式的时候,实际上是考虑了通过养老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300%只对应2%。这样60%~300%的缴费基数,大家的收入差距是5倍,但是养老金待遇差距只有2.5倍,大大缩小了退休后的收入差距。
如果按照100%基数缴费30年,退休可以领取30%的社平工资,当社平工资是1万元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就能够领取3000元。但是当社平工资只有6600元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只能领到2000元左右。
养老金的第二部分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实际上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划入的。这种情况下,缴费基数相差再大,个人账户的余额划入钱数也会保持相同的比例。
如果说我们按照6000元基数缴费,每月进入个人账户是480元,一年是5760元。这里边的钱数,每年也会计算记账利率。记账利率现在是非常高的,2016年高达8.31%,2020年是6.04%。不过,过去的利率比较低,再加上之前缴费年限对应的缴费基数也不高。因此,很多人可能交了一辈子个人账户里只积累了三五万元,缴费基数较高的人能积累七八万元。
如果说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个人账户有7万元,每月可以领取约5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5万元,只能领取360元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