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关系文件的流程[解除劳动关系文件的流程是什么]

法律百科 2025-07-25 16
大家好,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文件的流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文件的流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被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应该怎么办?
  2. 解除劳动合同以微信的方式送达?
  3.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如何处理?

被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应该怎么办?

注意收集证据。如果没有纸质的离职通知,那么就继续上班。

劳动合同,打卡记录,工牌,工作记录等都是可以用来当作证据的,以后如果仲裁是可以使用的。

然后在领导辞退你的情况下,通话记得录音。以后可以要n+1的赔偿。

员工对于违法辞退的行为,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跟公司硬着干,需要用智慧的头脑去解决。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违法辞退赔偿规定,知道如何清楚的保全自身的利益。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大家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如果被解除了,就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性质

从你的描述背景来看,公司应该是没有扎实的解除理由的,口头通知你,并要求你办理离职手续,只是对你施压的一种方式。判断大概率上,是属于违法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只有如下几种:

(1)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失职、因触犯刑法而受到刑事处罚等;

(2)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经济性裁员,需要先将裁员方案通过员工大会与员工进行讨论,然后向人社局备案,才能进行。

除了上述3种情形,其他的单方解除都是违法解除;即便是上述3种情形,公司也需要充分举证证明,提供扎实的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否则,同样面临违法解除的风险。

公司现在虽然没有扎实的证据来直接发书面通知,要求你离职,但,不排除之后公司可能会安排你待岗,给你发放较低的待岗工资,以给你更大的压力,迫使你离职。

应对方式

其实公司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如何应对,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在这里给你作些分析建议:

(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拿N+1走人,不把矛盾扩大。

公司再口头通知你办理离职手续时,要求公司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未提前30日通知的代通知金:1个月工资,即N+1。

向公司也表达,在自己合法权益得以保证的基础上,愿意跟公司好聚好散。这种方式双方都没有撕破脸,你也能较快的拿到补偿金,开始新的工作。

(2)公司安排你待岗,仅支付待岗工资,你以未足额支付工资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种情形针对前面提到的,公司后续可能会安排你待岗来给你进一步施压。公司安排你待岗,只发放待岗工资,先继续工作,到公司实际发放了待岗工资后,你可以据此以公司未足额发放工资为由,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3)公司强制你走人,让你离职,取消你的门禁等工作权限,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这种情况下直接提起劳动仲裁即可,你只需要写一份仲裁申请书,按照你离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公司应支付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数额列明,把公司违法解除你,禁止你进入工作场所的证据进行提交即可。

公司需要就解除的合法性去举证,如无法充分举证,公司则将承担违法解除的后果,向你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以上为在仅有信息的基础上做的分析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点赞+关注+分享+收藏,获取更多的优质职场干货

解除劳动合同以微信的方式送达?

劳动合同法第38条

原文是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中的一个情形就是“用人单位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可见,

本条规定仅规定了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解除权,而没有规定权利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解除权成立的前提下,劳动者可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的方式不做限制;但是,必须是可以使对方能够及时获悉通知内容的方式。很显然,微信上通知并不能保证对方能够及时获悉通知的内容。

你微信通知对方,而对方并不能及时获取你的通知内容。其后你未能正常上班,公司有充分的的理由认为你旷工并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关系。

不是说微信通知不可以

,而是你要能确定对方能够及时获取到你的通知内容;如果对方在微信上做了回复,自然可以认为已经作了通知。倘若对方不理会,这就很被动了。所以,通常还是要用书面形式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去提交,同时最好还要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其他通讯方式做确认。

关于劳动纠纷的问题,还有许多与你一样焦虑的小伙伴,在我们“乐业无忧社区”免费提问、共同抱团取暖。这里有遍布全国的资深律师团队,替你排忧解难。 我们的公众号:乐业无忧, 搜索微信公众号“YC-Cap”或直接搜索“乐业无忧” 乐业无忧——你的职场风险一站式管理专家。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如何处理?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人这一生转换单位的次数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人员不会一辈子为一家企业单位打工了。有的时候即使想在一家单位打工一辈子,也有企业倒闭的情况。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般涉及到工资、保险、经济补偿金、职工档案、就业关系、社保关系等等,职工档案和社保关系往往是最后一步。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首先要中止的就是就业关系,一般各地都有劳动合同解聘备案或者登记手续。登记完以后才算真正的解除中止劳动关系。

职工档案和社保关系,在《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规定: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职工档案去向一般是就业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的档案管理机构,将职工档案作为流动人员档案进行管理。

有的单位是不负责任,不为职工整理档案。但实际上,职工入职的就业登记表和解除劳动合同报告书就是职工档案的重要材料之一,这些一定不能缺少。

如果是外地户籍人员,原则上还应该转回户籍地劳动部门统一保管该人员的劳动人事档案。

职工档案不得个人携带,一般应当由单位人事专人或者走邮政机要通道转递

社会保险关系非常简单。原用人单位应当做的就是终止参保手续,现在青岛等一些地区是一口通办,办理解聘备案的时候就一起全办了。

社保的缴费记录,会完全保存在社保系统中,一般个人不用管它。如果该名劳动者在当地实现就业,社会保险缴费就会自动接续了,非常简单。现在不少省市正在推动社保系统全省统一,这样甚至在一个省内都可以实现自动接续。预计下一步就是全国范围内了。

目前来说,我们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还是需要办理的,如果不急的人可以再等几年,看看能否全国统筹或者在人社部的有关网站上,个人提出申请由社保部门自行办理。人社部门这几年进步很大的,人社部正在努力筹建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平台。

现在如果想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的话,需要个人办理,可能比较麻烦。首先要再转入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然后打印在转出地参加养老保险的证明,第3步要开具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第4步要将联系函交给转出地的社保机构,第5步等待社保部门转移社保缴费记录。个人在等待的同时将个人的档案转移到转入地。毕竟未来没有职工档案,也不能办理退休。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地区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这样的特殊情况,如果补缴年限超过三年,必须要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审计、税务等部门)的有效法律文书,防止有人违规违法补缴社保,骗取社保资金。

所以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以后,本人最重要的应当是关注自己的职工档案是否完整地进行了移交,社会保险关系一般没有问题的

OK,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文件的流程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文件的流程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