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诉讼时效有无限制

法律百科 2025-08-02 9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关于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诉讼时效有无限制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关于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诉讼时效有无限制的知识,包括关于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诉讼时效有无限制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 合同有效期一般为多久?
  2. 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合同纠纷,如何认定诉讼时效?
  3. 过了诉讼时效,双方的借款合同是否还有效?有什么规定吗?

合同有效期一般为多久?

法律没有规定合同的有效期。一般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没有约定的,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合同生效时间一般来讲,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生效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以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合同纠纷,如何认定诉讼时效?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0条确立了两种诉讼时效制度,即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制度。一般诉讼时效制度为3年。特殊的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

民间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制度一般适用3年的一般时效制度,当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为有效的诉讼时效期间。

无还款期限的民间借款合同大量存在,这些纠纷的诉讼时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0条规定的要求的,可适用20年的特殊长期诉讼时效。如果无期限借款合同超过了20年的诉讼时效提起诉讼的,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第一、没有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按照《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第二项第二款的规定,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3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权利的就不能开始计算时效。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明确拒绝履行,诉讼时效从拒绝时起算;二是消极不履行(如债权人给债务人写信要求履行义务,债务人不回信也不履行),在债权人主张权利且给其必要的准备时间(又叫宽限期)届满后债务人仍未履行的,视为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应从宽限期届满时开始计算。

第二、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要再次重新开始计算,且中断次数法律上并无限制,可以多次中断。也就是说,在开始计算时效的3年中,只要权利人又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又同意履行义务,则这3年的诉讼时效就以再次主张权利或再次同意履行义务之日起重新开始计算。但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应以有证明力的方式进行,如书证请求,有证人在场等,权利人对此负有举证责任,要防止空口无凭而难以查证的现象,否则诉讼时效不能中断。

第三、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关注有律有财,留言咨询更多法律问题

过了诉讼时效,双方的借款合同是否还有效?有什么规定吗?

对于这个问题,是属于法学理论方面的概念,诉讼时效跟合同是否有效是两码事。

简单地说,只有一个合同有效的前提下,才会存在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一个合同自始就无效,那么即便该合同没有超过诉讼时效,该合同的内容也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也不会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

而一个有效的合同,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只是在法律审判的时候,当被告以超过诉讼时效作为抗辩时,作为原告一方有可能丧失胜诉权,但是这并不代表合同就是无效的。合同依然有效的。

况且即便一个合同,即使超过了诉讼时效,但是如果被告并没有提及此事,法院是不会主动审查合同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也就是说,一个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并不一定会丧失胜诉权,是否丧失胜诉权主要取决于被告是否进行主张,如果被告没有主张,原告依然有可能据此合同而获得胜诉权。

所以合同有效与否与诉讼时效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关于关于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诉讼时效有无限制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