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后应当向哪个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百科 2025-08-30 6
大家好,关于仲裁后应当向哪个法院申请执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仲裁后应当向哪个法院申请执行?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劳动仲裁结果后,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怎么样一个流程?
  2. 劳动仲裁结果后,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怎么样一个流程?
  3. 请问劳动仲裁后,起诉,法院判决维持,申请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4. 劳动仲裁裁决的补缴社保,法院能强制执行缴纳社保吗?

劳动仲裁结果后,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怎么样一个流程?

你申请了劳动仲裁之后,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书下达之后需要你们老板赔钱,你们老板需要按照裁决书把钱给到法院指定账户如果不给,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就会根据你提供的财产线索去查他的财产,查到之后处理如果执行到财产,法院会通知你交执行费,你把执行费交到当地国税局账户之后,款项会在一个月内到你账户上,整个过程你甚至不用跟你老板见面

劳动仲裁结果后,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怎么样一个流程?

裁决书生效后,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你);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你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你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请问劳动仲裁后,起诉,法院判决维持,申请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生效调解书、裁决书的执行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执行管辖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申请执行的依据是劳动仲裁裁决书和一审判决书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劳动仲裁前置,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既然,案件经过是仲裁和诉讼两个阶段,而且法院诉讼的结果也是维持了劳动裁决结果。因此,你在申请执行执行时,应该将裁决书和判决书同时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

劳动仲裁裁决的补缴社保,法院能强制执行缴纳社保吗?

劳动仲裁裁决的补缴社保,法院可以强制执行缴纳社保。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本人在公司工作两年九个月,用人单位一直没有为其缴纳社保,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的,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工作了2年9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3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仲裁后应当向哪个法院申请执行?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