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谁来认定
- 工伤认定是找总包还是劳务分包?
- 一般在厂里工伤了后来鉴定是自己去还是厂里一起去?
- 工伤鉴定和工伤认定去哪个部门?
- 工伤认定到底怎么认定,去哪个部门认定?
- 工伤鉴定是公司申请还是个人?如何处理工伤对劳动者最有保障?
工伤认定是找总包还是劳务分包?
答: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应该找劳务分包单位,因为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总包单位只是承接了工程项目,负责协调各个分包单位的工作,而真正承担雇佣员工的责任是劳务分包单位。因此,如果发生工伤事故,劳务分包单位应负有相应的责任,需要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可以向劳务分包单位提出申请,由劳务分包单位负责协调相关事宜。
一般在厂里工伤了后来鉴定是自己去还是厂里一起去?
劳动能力鉴定一般工伤职工去就可以了,单位派人陪同的,法律不禁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第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当携带的材料。工伤职工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组织专家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组织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工伤职工的身份进行核实。工伤职工因故不能按时参加鉴定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以调整现场鉴定的时间,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相应顺延。工伤鉴定和工伤认定去哪个部门?
工伤认定属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科;工伤鉴定也就是劳动能力鉴定,属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其办公室设立在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 《工伤认定办法》 第五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的样式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制定。 第六条 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认定到底怎么认定,去哪个部门认定?
1 工伤认定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的。
认定结果对于受伤员工和用人单位都有很大的影响。
2 一般来说,工伤认定需要去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申报。
具体流程和材料要求可以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获得。
3 工伤认定标准比较严格,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如果认定工伤成功,受伤员工可以享受一定的医疗、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补助等保障措施。
如果认定失败,受伤员工可以通过上诉等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伤鉴定是公司申请还是个人?如何处理工伤对劳动者最有保障?
一、首先来回答第一问,工伤鉴定是公司申请还是个人?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当工伤发生时用人单位及个人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都可以进行申请工伤。但在实践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申请时间的限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向什么部门申请
已经缴纳工伤保险的应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单位未给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的可向单位所在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待确定工伤等级后由单位承担职工的工伤待遇。
二、第二问如何处理工伤对劳动者最有保障.
(1)首先要想在受工伤时享受应有的待遇,应防患于未然。在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及时监督单位为自己缴纳工伤保险。虽然不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仍可向单位主张工伤赔偿,但在发生工伤时一旦单位陷入经营困难或面临破产就很难保证劳动者的权益。
(2)聘请相关的法律工作者或申请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就职的单位比较正规且为劳动者办理了工伤保险,申请工伤待遇相对比较简单,劳动者只需及时督促、监督单位即可。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单位在处理工伤事故时都存在侥幸心理,为减少费用不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在发生工伤时极力推脱、逃避,甚至刻意制造阻碍。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形一定要聘请具有相关知识的法律工作者进行代理,如不具备条件的可向当地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因为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情况下回涉及到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仲裁等多个程序,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很难把握。
(3)保留好受工伤的关键性证据。无论是申请工伤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确认工伤都需要证据的支持,在受工伤时一定要注意收集证据,主要有同在现场的人证、劳动合同、工资台账或工资条、病历等。
关于工伤认定谁来认定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