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人放弃继承权能否不赡养

法律百科 2025-09-17 4
今天给各位分享赡养人放弃继承权能否不赡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赡养人放弃继承权能否不赡养进行详细列举解释,一起来了解下吧!
  1. 2025年不赡养老人可以继承吗?
  2. 放弃赡养和放弃继承有什么关联吗?

2025年不赡养老人可以继承吗?

2025年,不赡养老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继承的,除非是老人生前有遗嘱。

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儿女必须要赡养老人,如果你不赡养老人。而有其他子女进行赡养,那么老人财产就会有其他子女进行继承的。除非老人家生前有遗嘱,指定你为继承成人的。

没有赡养的老人的子女还是有继承权的,根据《民法典》(2025年1月1日生效)中规定的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是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以及虐待遗弃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情形,对于有赡养能力却不承担赡养义务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少分或者不分遗产。

放弃赡养和放弃继承有什么关联吗?

放弃赡养和放弃继承有什么关联?

首先我们来看看哪些是我们可以放弃的东西。我们能放弃的只能是我们所已经拥有的东西,比如你的私人物品,你享有的权利。因为它现在是你拥有的东西,所以你才可以放弃它。

对于赡养和继承来说,他们的属性是完全不同,甚至于是相反的。

赡养是一种义务,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去做的,我们因为法律的规定而承担某种义务。义务不能放弃。比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义务的承担者没有权利主动放弃所承担的义务。比如有经济能力的子女不能拒绝赡养自己的父母,父母不能遗弃未成年的子女,否则就有可能构成遗弃罪,而招致刑罚的制裁。有经济能力的子女拒绝赡养无经济能力的父母的,可以依法取消其继承权、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继承是一种权利。比如,法律规定父母配偶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法律赋予权利人某种权利后,权利人有权依法自由处分这种权利。也就是说权利人可以依法放弃所享有的权利,也可以依法实现所享有的权利。继承权是可以由权利人主动放弃的。

但是,在这里赡养和继承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并不是因为享有对父母财产的继承权而产生的。赡养义务是基于父母曾经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是对父母在你未成年之前的养育之恩的回报。而不是对将来可能取得的继承财产的回报。事实上,法律规定无论子女是否尽到赡养义务,父母有权单方面取消子女的继承权——除非子女具有法定的予以保护的情节(如未成年、残疾等)。

所以,放弃赡养和放弃继承的关系是:赡养不可放弃,继承可以放弃。拒绝赡养可能导致被取消继承权,而放弃继承不能免除赡养义务。

放弃赡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因此,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子女没有权利放弃赡养父母。

继承是可以放弃的。《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又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因此,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

但是,任何一个人没有权利以放弃继承为借口,而不赡养老人。因为如前所述:第一,放弃继承,从继承开始后,也就是被继承人死亡后才出现放弃继承的权利,在这之前,不存在放弃继承之说;第二,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没有任何附加前提,子女也没有任何权利以放弃某些利益来作为条件,提出不赡养父母。

尊老爱幼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母慈子孝,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赡养人放弃继承权能否不赡养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