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保户条件(什么是五保户条件和标准)
五保户的条件是什么?
农村五保户条件是:
1、年龄满60周岁及以上。
2、无子女(包括养子女)。
3、无养老的积蓄。
4、无收入来源。
5、无近亲属赡养。
由集体组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五个方面。
6、其他救助对象:无劳动能力、无亲属赡养的残疾人享受五保。孤儿享受“四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
五保户的条件?
五保户条件如下:
1,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2.无劳动能力的;
3.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4.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人;
(三)无生活来源的(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什么条件是五保?
五保的条件是指年满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无劳动能力或者有劳动能力但无法从事劳动,且无法依靠其他人供养的老年人。
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上那些无法自给自足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保的原因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障。
老年人在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或无法从事劳动的情况下,面临着生活困难和经济压力。
五保政策的实施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确保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保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除了五保政策外,我国还有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以全面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提倡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保是指中国农村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适用于年满60周岁、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收入、无法独立生活的农村老年人。符合五保条件的人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福利待遇。五保政策旨在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五保是指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其条件包括:年满60周岁以上,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无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无其他经济来源和财产。符合以上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住房、医疗、生活费等。五保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而设立的,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