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如何理解相关概念(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如何理解相关概念呢)
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如何区分?
徐雳: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双方具有隶属性,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即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以管理与被管理为特征的人身依附关系,包括人格的从属性和经济上的从属性。而劳务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提供劳务的一方不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
如有股权问题需要咨询,请添加
jmgqsxy
你好!这里是众和法律为你提供咨询服务。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用工关系,也是劳动者在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两种关系。正因为两者部分功能类型相似,所以导致在生活中不少人将两者混淆,弄不清两者之间的不同。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在法律上的效力与性质却是完全不同的。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明确确定的,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双方尤其是单位会承担较大的法律风险。双方的权利义务除依法律和双方签订的合同确定外,还要根据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来确定。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两者之间有从属于关系。
劳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受到劳动法的约束。为了更好的保障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对劳动关系的建立添加了强制性的要求,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候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带来诸多不利后果。
劳务关系没有明确的从属性,两者可以是用人单位和个人,两者也可以是个人和个人,双方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劳务关系作为一种民事关系,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当事人在合同条件的约定上有较大的自由。劳务关系中的雇主一般也没有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等等义务。
两者最大的标准在于发生事故时,两者之间的认定标准不同,劳动合同是可以走工伤流程的,而劳务合同一般情况下只能走人损赔偿。
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咨询,或者添加头条号私聊咨询
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如下:
一、首先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一种,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
二、事实劳动关系是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按时向劳动者发放工资,双方已经形成了实际的劳动关系的一种形式。
三、主体不一样
1.不论是劳动关系还是事实劳动关系,对应的主体都是自然人和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劳务关系则不受这个限制,可以是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也可以是自然人和有注册信息的企业之间形成的一种用工模式。
四、适用法律不同
1.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如果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争议的话,首先要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劳动仲裁,仲裁不服的话可以向人民法院上诉。一般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
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下,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支付赔偿金的。
2.劳务关系如果发生争议的话,是可以向经济仲裁申请或者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一般适用经济仲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条文。
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只能申请人身损害赔偿。
综上,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一种,是自然人与有注册信息的企业等组织之间的一种用工模式;而劳务关系是另外的一种用工模式,可以是自然人和自然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和企业,譬如1.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治疗形成的是劳动关系,而与实际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就是一种劳务关系;2.用人单位聘用已经办理正常退休手续的劳动者工作,双方形成的就是一种劳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