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化概念是什么

法律知识 2025-07-22 1
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化概念是什么介绍:
  1. 以诈骗罪逮捕的检查院起诉时可以变成其他性质吗?
  2. 起诉和逮捕有什么区别?

以诈骗罪逮捕的检查院起诉时可以变成其他性质吗?

  以诈骗罪逮捕后,检察院起诉时是否可以变成其他性质的罪名提起公诉,至今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解释,但在司法实践中,的确存在检察院批捕的罪名与公诉时指控的罪名不一致的情况,一般认为这是不属于违法的。

  这还待以后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形式来对此加以明确。  可以用于参考的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检察院应该以实际认定的罪名来向法院提起公诉,而不应受原批捕的罪名影响。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起诉和逮捕有什么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起诉和逮捕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不同的程序。

起诉是指检察机关根据自己的调查和证据,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的过程。起诉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标志着刑事诉讼的正式开始。

逮捕是指警方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为。逮捕通常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并且存在逃跑、毁灭证据、妨碍侦查等行为的风险。

简而言之,起诉是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而逮捕是警方采取的强制措施,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

起诉和逮捕是法律上的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具有以下几点不同:

1. 含义不同: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提出正式的指控并将其送交法院审理;逮捕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法律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2. 阶段不同:起诉是在侦查阶段之后进行的,一般是经过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和检察机关的审查后才会进行;逮捕则是在初步侦查阶段或侦查阶段中,为了配合调查需要或者避免犯罪嫌疑人逃跑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3. 责任主体不同:起诉是检察机关的职责和权力所在,负责对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案件进行指控;逮捕则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所在,负责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

4. 目的不同:起诉的目的是为了让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以确定其是否犯罪、构成何种罪行及适用何种刑罚等问题;逮捕则是为了配合侦查调查工作或者将犯罪嫌疑人送交法院审理。

综上所述,起诉和逮捕虽然都与犯罪有关,但具有不同的含义、阶段、责任主体和目的。在司法实践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要求进行,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保证司法公正和效率。

逮捕和起诉的区别主要有:主体不同、司法程序阶段不同、法律后果不同等,对于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的具体情况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发生。

一、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的区别有哪些?

1、主体不同,审查批捕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的侦监科,审查起诉的主体是是由人民检察院公诉科。

2、在案件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审查批捕是侦查机关(一般为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后,对案件的基本事实有了一定的了解,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的条件与有逮捕的必要的,就会把案件移送到检察院侦监科申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经检察院侦监科审查批捕后再移送回侦查机关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是侦查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到检察院公诉科请公诉科提起公诉,检察院公诉科就对这些案卷进行审查。

3、后果不同。案件经检察院侦监科审查批捕后,后果有两个,就是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不予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案卷会移送回侦查机关继续侦查;案件经过检察院公诉科审查终结后,后果也有两个,起诉或者不起诉,如果是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经过审查终结后,就会被移送到人民法院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