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鉴劳动合同工资没发怎么处理
如果一个人没有与公司签劳动合同,在其辞职之后公司不给工资,应该怎么办?
谢谢!不给签劳动合同就是违法!
第一,招工时填写的招聘表(由单位举证)
第二,上下班考勤记录(单位举证)
第三,工资单(有签印的最好)
第四,参加的各种社会保险,缴纳的税金(是最有力的证明)
第五,单位人员证词
收集你的证据后,到劳动局去告。
另外,不给签劳动合同可以告他给补偿金,不满六个月补半个月,满六个月补一个月计算(税前)。
回复建议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回答没签劳动合同: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
【约束性条款】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惩罚性条款】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第二部分、再回答不给工资处理:
1、如果没签合同,公司应该按2倍计发。
2、劳动合同的签订现在法律规定是由用人到位负责,所以只要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工牌、工作证、打卡考勤、公司办公软件、邮箱、微信截图、纸质材料或者同事证明等都可以),简单说就是上了班就应该给工资,是多少就是多少,一个月内没签合同不管什么理由都是2倍计算发放。
3、如果公司不给,直接直接到公司注册所在区劳动人事仲裁委申请仲裁【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的到市一级劳动人事仲裁委申请】,仲裁后公司拒不支付工资的,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来说存在很多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一、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假如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单位缴纳,甚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二、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三、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造成员工失业的,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
如果因为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导致员工被辞退后无法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时,员工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给予赔偿。
四、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单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员工承担为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但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