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的登记事项有哪些[合伙企业的登记事项有哪些内容]

法律知识 2025-07-25 4
你还在问合伙企业的登记事项有哪些?今天给大家分享合伙企业的登记事项有哪些的知识,有什么疑虑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1. 合伙开公司,登记与不登记的股东有什么不同?

合伙开公司,登记与不登记的股东有什么不同?

登记与不登记的股东事实是公司法理论上的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好处与坏处,主要还需要通过实际股东隐藏的真实含义确定。作者认为:

好处大致如下:

  • 实际股东是外资,如果公司的经营必须需要中国人经营时,外资实际股东可以取得中国人的经营资格。如,测绘等。
  • 实际股东是公职人员,在我国,公务员不经过特别批准不得经商办企业,公务员实际股东可以可以规避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
  • 实际股东是失信等人员,失信实际股东可以取得分红,避免被他人强制执行。

如此等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上三种情形中的前二种情形,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持股协议,可能因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而无效。

坏处比较多,难以一一列举,作者简单列示如下:

  • 就上述三种情形,一旦被查实,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可能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 名义股东仍然是合法的股东,实际股东如果想要“浮出水面”,取代名义股东的法律地位,必须有大部分真正股东的同意,否定永远在“水下”活动。
  • 涉及对善意第三人利益保护时,名义股东和实际股东均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在受让人善意取得的情况下,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的,实际出资人可以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全部赔偿可能存在疑问。
  • 涉及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之间的利益时,以合同约定为准并兼顾实际出资的原则,实际股东取得全部利益可能存在争议。
  • 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名义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该抗辩不能成立,名义股东存在较大的风险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

关于合伙企业的登记事项有哪些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