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律师的法定职责有哪些

法律知识 2025-08-05 7
今天给各位分享辩护律师的法定职责有哪些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刑事辩护律师的作用是什么?
  2. 律师在法庭辩护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什么解释?
  3. 刑事案件从犯为什么有辩护律师?
  4.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
  5. 法院开庭后还可以请律师辩护嘛?

刑事辩护律师的作用是什么?

控辩审三方的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缺一不可。

控方,通常刑事案件大部分都是公诉,也就是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发起诉讼。虽然理论上控方既要发掘犯罪嫌疑人有罪证据,也要发掘其无罪或罪轻证据,但通常在我国打击犯罪是先于保障人权的,所以控方往往更着力于发掘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

而审方,也就是法院是居中裁判的,法院在诉讼中的作用是相对被动的,它的职能虽然也要求查清事实,但它不能依职权调查或调取对于犯罪嫌疑人有利或无利的证据。

只有辩方,一般由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在控辩审中,只有辩方是代表私权利的,在与公权力进行对抗。在西方的法谚说,刑事诉讼就是国家对个人发动的一场战争,那么在这场战争中,律师就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雇佣的私人部队。

律师可以在侦查阶段为当事人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不予逮捕、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向侦办机关提出辩护意见,代替犯罪嫌疑人控告申诉等等。

在审查起诉之后,律师还具有阅卷权、调查取证权,这些都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法做到的。

在庭审中,律师还可以作为法律人有效为被告人辩护,与同样熟谙法律的公诉人进行对抗,不使被告人因法律知识欠缺而在庭审中处于不利地位。

律师在法庭辩护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什么解释?

1、法律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

2、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法律解释的种类也是不同的。

3、律师在法庭辩护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一般为无权解释、任意解释、学理解释。

刑事案件从犯为什么有辩护律师?

刑事案件无论主犯或是从犯都有获得辩护的权利。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可以自己聘请律师,自己无力聘请律师时,也可以由法庭为其指派律师。

除非申明自己为自己辩护,既不请律师又拒绝法庭指派律师的,法庭一般要保障犯罪嫌疑人有获得辩护的权利,所以即便是从犯,除非自己拒绝,也会有辩护律师。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

首先,律师是一个行业而在这个行业当中工作的人,我们称之为执业律师。其次, 当事人,无论是坏人还是好人都可以依法委托律师为其辩护。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人人享有法律的保护。而保护的对象 无论是所谓的坏人还是好人其言行和行为都需要法律的准绳去衡量。

法院开庭后还可以请律师辩护嘛?

从法律的角度,在案件宣判前,被告人均有权委托辩护律师,这是完全毫无疑问的。但是有一些实际问题,作为被告人或者家属应该考虑。

辩护律师在开庭后再介入程序,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如果庭审程序尚未结束,尤其没有进入法庭调查环节的,辩护律师尚可以参与庭审的主要环节,应该说还能发挥很大作用,某种程度上说为时尚不晚。但是,如果整个庭审程序已经进行完毕,合议庭已经明确择日宣判,辩护律师这个时候才介入程序的,可以发挥的作用应该说是比较有限的了。

从法律上讲,虽然辩护律师仍然可以会见、阅卷和提出辩护意见,有足够理由的,甚至可以针对特定问题申请补充开庭,但是补充开庭毕竟不等于重新开庭,庭审不可能再重来一次,辩护律师已经无法通过庭审程序为被告人进行辩护,作用必然有限,当然,这是针对一般情况下的结论。不排除在特定案件中,辩护律师介入程序,发现了极其有利的证据,通过申请补充开庭,推翻控方指控的,但是这应该是比较罕见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中有部分司法机关在庭审后不允许再被告人委托辩护律师介入程序,应该说这是完全违反法律的,被告人极其家属完全有权坚持自己的委托,维护自己的辩护权,辩护律师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促使司法机关纠正错误做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总的来讲,开庭后尤其整个庭审程序已经进行完毕的,辩护律师可以发挥的作用已经打折扣,如果被告人及其家属认为有必要委托辩护律师介入程序的,还是应该在案件起诉到法院后,及时委托,尽量避免在开庭甚至开完庭后再委托。

文章分享结束,辩护律师的法定职责有哪些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辩护律师的法定职责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