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动态 2025-07-28 20
大家好,关于诈骗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诈骗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10种虚假诉讼的认定?
  2. 虚假诉讼加诈骗15万数罪并罚会被判多久?

10种虚假诉讼的认定?

1.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对于民间借贷出借人是否实际出借款项,进而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是否系虚假诉讼,应考察出借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如果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应对其是否出借款项持有合理怀疑。当然,考虑到民间借贷的特殊性,也可能存在有些出借人从其亲戚朋友那里借款然后再行出借的事实,故在法院持有怀疑时,允许出借人进一步举证证明其具备出借能力。

2.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就常理而言,其在民事审判中具有事实认定功能。司法实践中的案件事实并非客观事实的重现,而是法律人在已掌握的证据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和生活常识等对案件事实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日常生活经验等常理起到重要作用。不管是法官、律师还是侦查人员,他们在事实认定的时候,并非按照时间顺序一点点地将案件事实铺开,而是以证据为基础,验证某一事实假设能否站得住脚,前后是否会出现逻辑矛盾,能不能建构起前后一致的证据链。在上述事实验证过程中,常理就起到极为重要的筛选作用,一个事实假设要想经得起检验,它首先必须遵循常理,符合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经验。

当然,就当事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而言,人民法院基于常理来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究竟如何加以审查并判断,还需要具体审判人员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综合认定,以形成心证。

有关虚假诉讼情节严重认定情形的相关解析。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虚假诉讼司法解释中有关情节严重的法条规定

第三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项情形,造成他人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二项至第四项情形之一,严重干扰正常司法活动或者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的;

(三)致使义务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财产给付义务或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财产权益,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

(四)致使他人债权无法实现,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

(五)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六)致使他人因为不执行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判决、裁定,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措施或者受到刑事追究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虚假诉讼加诈骗15万数罪并罚会被判多久?

虚假诉讼罪,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若构成犯罪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诈骗罪,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同时,最高院在量刑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然后根据诈骗数额、次数和其他犯罪情节(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等确定基准刑;最后,综合考虑全案情况,确定宣告刑。如果不构成犯罪,则无罪。

数罪并罚,总的原则是,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例如:虚假诉讼罪3年,诈骗罪4年,数罪并罚在4年以上,7年以下宣判。

至于你的个案,请你委托刑事律师为当事人开展辩护,个案细节不同,是否构成犯罪不好判断,量刑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你好,因为提供的信息有限,根据你提供的信息给出以下建议,虚假诉讼最高刑不超过七年。诈骗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量刑区间在三到十年,诈骗15万量刑在四年半左右。具体量刑还要根据犯罪情节、动机、是否有前科劣迹、认罪态度、被害人谅解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作揖][作揖][作揖]

文章分享结束,诈骗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有哪些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诈骗与虚假诉讼的区别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