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立的遗嘱没公证有效吗
立遗嘱一定要公证吗?没有公证还有没有法律效应?
从法律上来说,公证并非是必须的。
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公证遗嘱,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口头遗嘱。具体遗嘱的形式,继承法都有相应的规定。从法律上,只要符合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及要求,这种情况下所订立的遗嘱都是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根据继承法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从这规定来看,相对其他形式遗嘱,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更高。另外,从对于遗嘱真实性及合法性的审查来看,根据《公证法》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所以公证遗嘱在作为证据采信上,具有真实性及证明力的优势。
所以,公证虽非必须,但是若是可以公证,还是建议订立公证遗嘱。
解答百姓疑惑,追踪社会热点,敬请关注头条号“全民普法宣传”~
1、首先确定的是自书遗嘱是具备法律效力的,没有公正也一样受法律保护。
2、虽然自书遗嘱有法律效力,但是实践中产生争议很多,也引发了很多诉讼。例如,父母有多个子女,父母先后给不同子女都立过遗嘱。或者父母长期和一个子女生活,共同生活子女有威胁、逼迫父母立遗嘱嫌疑。或者立遗嘱期间,恰巧老人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下降。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遗嘱效力和继承人继承财产。
3、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请公证机关进行公证,但是需要交纳一定费用,而且这笔费用也价格昂贵。如果不想公证,邀请两个以上合格的见证人见证,并对老人读遗嘱和签字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也可以。
立遗嘱不一定需要公证,没有公证的遗嘱也是可以据有法律效力的。
按照我们国家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国家的遗嘱主要有五种形式: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还有公证遗嘱。
这里面只有公证遗嘱是被公证过的,但是这种遗嘱是需要去公证处办理的,不是立遗嘱人自己就能够办成的。
如果大家不想去公证处办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书遗嘱,就是立遗嘱人亲笔自己书写即可,但是这里面的要求就是,遗嘱所有的内容,包括正文,还有落款签名处,日期,都要立遗嘱人亲笔手写。注意是手写!打印也是不可以的。
这种遗嘱只要遗嘱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遗嘱的形式符合法律要件,就是合法有效的,不一定非得要去公证处进行公证。当然,公证遗嘱是效力最高的。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遗嘱是否有效与有没有经过公证没有关系,只不过经过公证的遗嘱的优先级较高,就算是以后再立别的遗嘱(未经公证)也应以公证遗嘱优先。并且由于公证处有完善的立遗嘱流程可以保障遗嘱的有效性,对于遗嘱如何立遗嘱、需要写明哪些内容、需要注意哪些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但是如果财产没有特别复杂,只是一些常规的财产,继承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特别复杂,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公证。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公证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遗嘱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一)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即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遗嘱。公证遗嘱的方式是最严格的遗嘱方式,能确实保障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公证遗嘱也是处理遗嘱继承纠最可靠的证据。(二)自书遗嘱。遗嘱人自己书写的遗嘱,称为自书遗嘱。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笔将自己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
代书遗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见证人需要两个以上。录音遗嘱——录音形式,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口头遗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对遗嘱进行公证,有如下好处:公证员是专业人士,会严格按照遗嘱的法定形式,以及依照司法部关于公证遗嘱的程序规定,协助被继承人依法拟定遗嘱,保证了遗嘱的合法有效性。要知道,很多自书遗嘱都被法院认定无效的。遗嘱进行公证了,就会在公证处保留一份遗嘱副本,这完美地解决了遗嘱的保管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自书遗嘱后,一般放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导致遗嘱丢失。
遗嘱或己公证遗嘱,并不是直接能执行的生效文书,它只能反映死者分配遗产的意愿。要使遗嘱成为执行文书,就需要进行公证或诉讼,取得继承公证书或判决书,这样才能办理房产继承手续。
立遗嘱一定要公证吗?没有公证还有没有法律效应
从法律上讲自立遗嘱有四种方法: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都有法律效果。最有法律效果的遗嘱,基本是自书遗嘱到公证处公证。但是一般普通百姓家庭基本也不要什么立遗嘱。没什么财产继承,最多就是一。二套商品房。要是家族开公司,有股份。基本最好就要立遗嘱,这是必须的否则到时候财产继承要产生纠纷。
写好的遗嘱,在没有被公证的情况下,能具有法律效力吗?
写好的遗嘱,在没有被公证的情况下,能具有法律效力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公证证明的效力在很多场所都远高于其他形式的证据,同时具有法律效力。
“遗嘱”在没有公证的情况下,能否有法律效力?
我以为在书写“遗嘱”时,邀请村委会的领导(两人或以上)或是社区领导到场予以见证亦是有效证据。
假若将来关于遗产继承要打“官司”的话,你可以邀请到场见证立“遗嘱“时的领导出庭作证即可。效力堪比公证。
“公证书”其实只是法庭诉讼证据之一而已,自己家里人加之两个以上的见证人所立之“遗嘱“效力比之公证亦是伯仲之间,法庭肯定予以采信。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遗嘱并非一定要公证才有法律效力。
但是,前提是遗嘱本身没有瑕疵。
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有瑕疵的遗嘱,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1、当事人是否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自主书写遗嘱。如果有证据证明,写遗嘱的人有老年痴呆、精神疾病、神志不清,或者有人胁迫,那么遗嘱的效力就有问题。
2、代书遗嘱,代书人和见证人不符合法律规定。例如代书遗嘱(包括打印后本人签名),见证人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遗嘱的效力就有问题。
3、遗嘱内容意思是否明确没有歧义。例如遗嘱写明村东的房子归儿子,村西的房子归女儿,但是老人的两处房子都在村北,那这个遗嘱就有明显的瑕疵。再如遗嘱列明的财产数量和实际数量完全不符,也是不行的。
4、遗嘱处分的是否是自己的合法遗产。例如有的遗嘱将自己和配偶的财产一并处理了,这就存在问题,原则上,夫妻共有财产,其中立遗嘱者只能处分自己的那部分份额。
5、遗嘱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规定。例如遗嘱应当给没有劳动能力有没有其他收入的继承人留出必要的份额,如有违反,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这样的遗嘱效力有问题。
6、遗嘱是否违背公序良俗。例如老人留下遗嘱,哪个儿子生了男孩,财产全部归他,生女儿的儿子无权继承财产,这本身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肯定是不行的。
遗嘱
遗嘱
您好,我是一名执业律师,很高兴与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写好的遗嘱,在没有被公证的情形下能具有法律效力吗?
通常来说,遗嘱只要具备法定的形式,都具有法律效力。公证并不是遗嘱有效的条件。公证只是能加强遗嘱真实性的一种方式。
因此遗嘱不需要公证,也能发生法律效力,只要遗嘱是被继承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遗嘱人可以采取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方式立下遗嘱。
由于遗嘱的形式比较重要,一般公证可以防止因为形式上的瑕疵,而导致出现遗嘱无效的情形。与其他形式订立的遗嘱相比,公证遗嘱的效力是排在首位的。遗嘱是否有效取决于遗嘱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处分的财产是否为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
不同形式所定遗嘱的生效要件
(一)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二)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三)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四)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五)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如果遗嘱人所订立的遗嘱不符合上诉的形式要件,很可能导致所立的遗嘱无效。
哪些遗嘱属于法律规定的无效遗嘱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定义的遗嘱是无效的。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订立的遗嘱也是无效的。伪造的遗嘱无效。被篡改的遗嘱,篡改的内容无效。
因此在订立遗嘱时,还要注意遗嘱人是否精神正常,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总结
公证并不是遗嘱的法定形式要求,但却是使得遗嘱符合形式要件最佳的选择。
有条件的最好去做公证遗嘱。如果没有条件或者怕麻烦,只要符合上述订立遗嘱的法定条件,一般情形遗嘱也是可以有效的。
以上内容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纯粹手打、实属不易,喜欢点个关注呗。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根据法律规定立的遗嘱没公证有效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