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书面通知员工可以申请仲裁吗
被公司以状态不好为由辞退但没有提前通知,并且让我写一份辞职申请书,申请劳动仲裁赢得几率大吗?
一般情况下员工写辞工书辞工,公司无需支付员工经济补偿。
除非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员工提出辞职时才有经济补偿: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未依法缴纳社保费;
4、公司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员工权益;
5、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违背对方真实意愿订立或变更的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按照楼主所说的情况,仲裁100%败诉。
还仲裁个屁,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被人家扫地出门了,就坦然接受现实,只要你有本事,还怕没地方收留你?
劳动仲裁一套程序走下来繁琐而漫长,就算赢了又如何?虽然会得到些许补偿,但这事也会让同行业的老板对你敬而远之,最后可能弄得个得不偿失,。
公司口头辞退员工,没有书面解除合同,不让进公司上班,打不了卡如何维权?
很难相信,在目前这个法治健全的社会,还会有公司这么蛮横的裁员。我很想知道这位网友曾经做过什么,以至于公司连门都不让进。如果这位网友没有过错,那这家公司将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的。
首先,公司口头辞退员工合法吗?
公司想要合法辞退员工,一般有4个理由:
- 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双方同意解除劳动关系;
- 员工存在严重过失;
- 员工工作能力无法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
- 公司因经营问题,需要裁员;
但是不管什么理由,因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公司都必须出示纸质的说明。如果打算马上解除关系,应该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并开具《离职证明》(依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
公司口头辞退员工,即不出具书面通知,也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这样的做法不合法。
注意:想要后期维权,即使公司没有出示纸质通知书,如果有《离职证明》,内容是照实写的,我们也可以维权。另外《离职证明》,也是领取失业金的重要证据。
其次,公司违法辞退员工,该如何维权?
遇上公司口头辞退员工,这样的违法行为。基本上和公司好好谈,是不可能了。如果到街道,找劳动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也不见得有什么成效,要么公司爱答不理,要么我们要在赔偿金上作大让步。
我个人建议,直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可能判下来,公司不会去执行判决书。我们在《判决书》时间到期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随着这样做会好些时间,但是这是可以拿到最高赔偿金的办法。
其三,应该主张让公司赔偿多少钱?
正常公司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过去12个月的平均收入
如果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则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2×补偿金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到1年,按1计算。不满6个月,按0.5计算。比如工作了2年又5个月,工作年限为2.5,工作1年又7个月,工作年限为2。
过去12个月的平均收入包括底薪、提业提成、绩效奖金、福利补贴、加班费等等,在公司的所有收入。
举个例子:
小李在公司工作了1年又3个月,底薪6000元,每月平均绩效3000元,福利补贴500元。小李的赔偿金=2×2×(6000+3000+500)=38000元。
另外还要考虑公司有没有支付加班费,如果能证明自己加班,而公司没有支付加班费。可以主张1.5倍的加班费。
还有公司有没有依法足额为我们缴纳五险一金,如果没有,可以向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和税务局举报,要求公司为我们补齐五险一金。
最后,劳动维权,应该掌握什么证据?
一般来说,公司用“口头”通知的形式,是为了不留下实质的证据。看看员工的反应,员工同意离职,公司松一口气。员工不同意离职,公司可能会让员工继续工作,再另外想招。
很少遇到公司这边“口头”通知完,就不让员工进门,也不让员工打卡。这不是赤裸裸地提供给员工证据,去申请仲裁吗?
我想公司这么突然地口头通知我们,我们肯定当场没有录音。不过现在门不让进,卡不让,我们却可以轻松录下视频的。这个视频就,可以作为最有力的证据。
其次为了拿到经济赔偿金,我们最好还要有《劳动合同》、每个月的工资条、对于的银行流水、自己近几个月的打卡记录、工作记录,社保缴费记录等等。证据越多,对我们越有利。
总结:
这一通看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如此粗暴地辞退员工,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是得不偿失的。我真的很难相信,现在还有企业如此裁员!
如果我们真的不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明白,企业这样做是违法的。如果我们行得正,就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人在职场,要不断精进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身价值。如果公司一句话就把我们辞退了,我们的价值是不是太低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在职场上掌握主动,在劳资谈判上占上风,我们就要不断自我增值。
如果大家对劳动关系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每天学一点劳动法知识。文字如喜欢,请点赞或评论,支持下!
有的公司任性,耍小聪明,以为员工不懂套路,不知道公司这么做的真正目的。难道,员工都不懂法吗?
一、公司口头辞退员工的目的是什么?
有的员工可能会以为,公司口头辞退员工,可能就是图省事,简单方便的辞掉了员工。也不会走什么手续。
其实,公司都有严格规定,辞退员工也是有严格手续的。然而,公司依然这么做了,目的肯定就不是为了省事那么单纯了。
公司这么做,其实是在给员工埋设了一个陷阱。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它主观上想辞退员工,却不能这么干脆直接的辞掉他。因为,如果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公司口头辞掉员工,如果员工没有索要书面的解除合同证明,那么,公司在两个方面就占了优势。
一是,公司可以默认为员工同意了公司的辞退要求。这相当于是承认了公司的辞退行为,也就是双方达成了协商一致。公司想辞退员工,员工也认可公司的辞退行为。
二是,公司口头辞退你,并没有给你书面辞退证明,那么,从法律关系上来说,这种辞退并具备法律效力。然而,一旦员工信以为真,不来公司上班,不工作。那么, 公司就可以以员工故意矿工、主动辞职等正当理由,辞退员工。
不管以上是哪种情形,如果公司达到了这两个目的中的一个,那么,公司就成了有理一方。员工离职的责任,就归结在员工身上,公司反倒是没有责任了。
这个是公司口头辞退员工的真实目的之一。
除了这个目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如果公司主动辞退员工,那么,员工有权要求公司继续履行。或者是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避免支付赔偿金,这才是公司的真实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司之所以口头辞退员工,而不出具书面证明,目的就是两个,一是变主动辞退为员工主动辞职,二是避免支付高额的赔偿金。
二、公司口头辞退员工,不出具书面证明,不让上班,到底违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公司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公司不能随意辞退员工。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因为员工存在主观过失,可以辞退员工,过失性辞退是合法的。但是,过失是有明确规定的,
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
员工同时与其他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除了以上情形外,公司以其他任何理由辞退员工,都是违法的。
二是公司辞退员工,必须履行正当程序。
公司辞退员工,必须给员工出具解除或终止合同证明,并立即办理劳动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而公司拒不办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这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三是在收到相关证明前,员工在法律上仍然是公司的员工。既然是公司的员工,员工就应该遵守公司的规定,按时上下班。
综上看来,公司的这一行为,明显存在三个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地方。
三、员工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是按时上下班。虽然不能打卡,但是并不代表不能正常工作。员工要按照公司上班的规定,按时上下班,并做好考勤记录,自己纪录好。最好是能够在公司微信群内发布位置,或者是录制小视频,证明自己确实在上班。
同时,也要自己录制一些小视频,留存证据,证明自己在这一期间,确实是按时上班工作了。
二是与企业沟通协商。法律规定很明确,公司单方面解决劳动合同,员工有两种选择,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不解除劳动关系。也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员工要积极主动地与公司老板沟通,协商解决这一问题。有理有据,不怕公司老板不认可。
三是搜集好证据。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手段,来保护自己。那么,在采取行动之前,员工首先要搜集相关证据。有证据,有理由,走遍天下也有理。
这里的证据,包括这样几类:一是证明自己在这里上班的材料,包括合同、签到表、考勤记录、工资条、社保关系证明、职责分工等。二是证明公司单方面辞退的证据,包括相关录音录像等。
四是明确方式。员工保护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向工会反映,请求工会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向当地人社部门反映,请求他们的援助,让他们来协调公司,保护自己;可以向当地的仲裁机构和法院起诉,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写在最后:
在工作中,员工和公司既有互利共赢的时候,也有针尖对麦芒的较量。当员工和企业发生矛盾的时候,员工要善于思考,多想想企业的目的和打算,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书面通知员工可以申请仲裁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