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伤认定期间工资怎么发
工伤认定完可以要求付原有工资吗?
发生工伤以后,除了治疗以外,要分两步,先到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工伤认定,再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伤残鉴定。如果只是认定了工伤还没有做伤残鉴定,那么继续发放原工资。认定完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工资。
原则上工资是前后衔接的,治疗期间发原待遇,出院后或提前退休或继续上班。只是停工留薪期有规定是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的可以申请适当延长(延长不超过12个月)。
工伤认定完可以要求付原有工资,这是《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和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
我原来在一家肉联厂也就是生猪屠宰企业工作一年多,深有感触。因肉联厂需环评达标,厂建在市郊,远离城市居民区。这样职工上班尽管企业有员工宿舍,但职工还是大多在家住。这样上下夜班的就出了几次交通事故。再加上屠宰企业,从生猪屠宰到分割,再到包装都要用锋利的刀,因而伤手甚至断指的事都有。
企业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出工伤和工亡事故。尽管安全生产,警钟常鸣,常抓不懈。但出了工伤事故,我们首先就是紧急将工伤者送医院,一边送医,一边向公司领导汇报,还要一边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告。这三件事同样紧急,一项都不能少。如果是重大工伤亡事故还要向地方政府和安全生产部门汇报。
工伤医治由企业垫资。医治后工伤者还要到有资质的工伤监定部门做伤残等级认定。这期间只发工伤者的基本生活费,等认定结果出来,保险部门赔付后,企业才把所有基本工资足额补齐。因为按规定,企业为员工购买了五险就包括工伤保险。
工伤认定需要一个过程,有时认定结果出来,工伤者不服,认为伤残等级定低了,有时企业也不认可,有的甚至还要划分相关责任及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又是一个扯皮拉筋的漫长过程。有的要劳动仲裁,有的要法院打官司判决。
因而,工伤认定后要原工资有法律依据,也合情合理,但要达到劳资、劳企双方满意,还需诸多环节、漫长过程,还要多方配合与给力才行。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谁都不可掉以轻心,松懈麻痹。
工伤期间工资只发基本工资吗?
不是,应该是全资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1、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加班费等除外)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但享受伤残待遇。
4、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5、工伤停工留薪期内治疗或休养阶段,工资按正常上班发放,并且不能影响年终奖之类的效益。
不是,应该是全资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1、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加班费等除外)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但享受伤残待遇。
4、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5、工伤停工留薪期内治疗或休养阶段,工资按正常上班发放,并且不能影响年终奖之类的效益。
补充资料
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査制度等。
3、劳动法最早属于民法的范围,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法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脱离民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劳动法——《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的学徒,并规定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2小时,同时禁止做夜班。十月革命后,1918年苏维声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并于1922年颁布了新的《苏维埃劳动法典》。
4、早在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合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条例》等一系列劳动法规。
参考资料
文章分享结束,员工工伤认定期间工资怎么发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员工工伤认定期间工资怎么发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