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能取保的都是三年以上吗
犯罪嫌疑人有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是否可以不捕直诉?是否可以取保不刑拘?
谢邀!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的一种强制措施。
其中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除了上述规定外,地方各司法机关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对取保候审也有一些内部指导意见或惯用流程,比如当事人存在串供、报复、逃逸等可能的,或影响正常侦查、起诉可能性的,也可能被列入不能取保的范畴。
既然法律没有规定对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禁止取保候审,所以,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因为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人员都属于刑法规定的重罪,取保候审也应当十分慎重,所以,取保候审几率很小。
律师办理取保候审,应把握有效的理由和申请时机,做好及时的沟通,掌握当地流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往往一次不成熟的取保候审申请,可能会丧失再次取保候审的机会。
事实上,从取保候审的实践看,取保候审在人权保障方面起到非常积极作用的,对诉讼程序也没有太多的影响,也节约了国家司法资源。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取保候审可能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便捷。普遍采用取保候审,并加重违反取保候审的惩罚,是当今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
谢谢悟空邀请,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可以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常见罪名中,有可能判处10年以上的都是什么情况。
故意杀人罪,一般是判10年以上、无期直至死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判10年以上、无期直至死刑;强奸妇女多人、轮奸或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判10年以上、无期直至死刑;入户抢劫、抢劫银行、抢劫数额巨大或致人重伤死亡的,判10年以上、无期直至死刑;另外,抢夺30万、盗窃40万、诈骗50万、合同诈骗150万,都有可能判到10年以上。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这样的案子,即使是一个不懂法的人,也绝对会说“不能轻饶了他”,因此说,对这样案子的嫌疑人如果不捕、取保,首先从人们感情的角度讲,就是不能接受的。
法律上,对于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取保候审是怎样规定的?
按照我国《刑诉法》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只有在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时候,才可以不予羁押,以取保、直诉的方式进行诉讼。但是,对于已经都判到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司法机关通常会认定其人身危险性、社会危险性是相当严重的,如果对他们不捕直诉、取保候审,不予羁押,那么,畏罪逃匿了怎么办?串供怎么办?自杀怎么办?继续作案危害社会怎么办?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会认定其“具有社会危险性”而予以逮捕,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那么,对于有严重疾病的或怀孕哺乳婴儿的妇女怎么办?
同样,我国《刑诉法》规定,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仍然是要求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才能取保候审。经评估对于那些有社会危险性的,依然是不适宜取保的,但出于维护嫌疑人合法权益、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一般会变更为监视居住或者在监狱医院边治疗边羁押,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个人认识,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留言。
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实务中的可能性微小到可以忽略。
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重罪,办案机关会认为社会危险性比较大,被害人肯定也不同意,还要考虑逃跑自杀串供的可能,办案人员没人敢同意取保候审,加上实务中本来低到可怜的取保候审率也不可能通过。
不捕直诉的问题,有可能性,就是在30天内公安机关就能把案件侦查到符合起诉的条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那就没必要再逮捕,直接可以移送审查起诉。在早期八九十年代及以及打黑除恶时期,追求快侦快办下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办案讲究证据和程序,这种情况基本很难再出现。
这种情况取保的机会十分渺茫,除非情况特殊。
《刑事诉讼法》第81条第3款明确规定: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为什么会这么规定?
可能判10年以上的,大都是重罪,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的发生,也就是对社会稳定存在较大的威胁。另外,受害人也不答应,要是这种情况下公安作出取保决定,估计每天都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接待受害人。
什么情况下可以取保?
估计就只剩下“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怀孕或正处于哺乳期”这两种可能性了。
我国的司法规则是;"先押后审",对可能判处十年以上刑期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一般不会办理取保后审,案件承办机关或承办人均会考虑取保的风险。
除非属于法律规定不具有羁押承受能力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我国未实行“先审后押”的司法制度。
不能取保意味着刑期严重吗?
一、不能取保候审是不是说明很严重?
也不是说明很严重,不能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不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
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
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
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二、不能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1、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2、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不得取保候审。
3、以自伤、自残方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4、危害归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司法实践中,一般是3年以下的才取保候审。严重疾病,可能造成重大残疾或死亡的也可以取保候审。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第八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综合上面所说的,取保候审是需要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法定的条件才能依法的办理,如果不能办理取保证明达不到法律所规定的标准,但也不能说明案件特别的严重,只要在犯了错之后而选择积极的采取救济的措施,那么也是可以从轻处罚的。
关于本次一般不能取保的都是三年以上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