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交通肇事罪会被判刑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电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四)项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根据该规定,只有那些时速低、重量轻,不具有一般机动车的危险性的电动自行车,才会被认定为非机动车。
实践中,电动自行车一般认定为非机动车,但如果其超过20公里/小时的国家标准上限,极有可能要认定为机动车。在现实中,有不少人会私下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调高时速),以达到提高行驶速度的目的。若违反交通规则或相关法律规定,引发一定后果时,除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比如交通肇事罪。
如果醉酒的话,则可能会触犯危险驾驶罪。
符合认定标准的电动车交通肇事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方面: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失的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维护、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规定。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其次,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
规定,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1、“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2、“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3、“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4、“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5、“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再次,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该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及发生的场合不同。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是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安全。
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被告人涉嫌交通肇事罪?
认罪认罚总体上可以争取“从宽”,但定罪证据标准不会“放宽”。2.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多数情况下会得到法院采纳,但完全有可能不被采纳。3.辩护律师应当从维护被告人权益的角度对待认罪认罚,争取办案机关在实体与程序方面的“从宽”。
2018年12月刑事诉讼法作出修改,国家立法机关将刑事速裁程序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纳入到法律规定之中。制度施行一段时间以来,逐渐出现了一些理解适用中的困惑。近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就引起了很多律师同行的关注。具体参见:案例文书
该案中,被告人涉嫌犯交通肇事罪,量刑情节有:认罪认罚、赔偿160万、取得受害人谅解,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缓刑、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检察院抗诉、被告人上诉后,二审改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在目前已有的涉及认罪认罚程序案件中,该案的一、二审处理结果相当突兀,受到热议也不以为怪。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什么样的交通肇事罪会被判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