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不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劳动仲裁结果公司不服上诉,超15天法院不受理申请强制执行吗?
可以申请。非终局性的裁决送达后在15天内未向法院提出起诉的仲裁裁决生效。这里面起诉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就部分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仲裁裁决的未提起诉讼的部分亦不生效。第2种是一方起诉一方不起诉,那么不起诉的一方视为接受仲裁裁决,但因一方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也不生效。
在实践中有劳动者认可了仲裁裁决,在法定的履行期限过了之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亦受理了强制执行。但是用人单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该裁决不生效,这个时候需要中止执行,在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之后再继续申请执行。
劳动仲裁后单位不执行,怎么申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答:可以考虑以下步骤来申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1.收集证据:收集与单位不执行劳动报酬相关的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转账记录等。这些证据将帮助您证明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
2.咨询律师:与专业的律师咨询,了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适用。律师将为您提供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3.提起诉讼:根据律师的建议,您可以考虑提起劳动仲裁或劳动争议诉讼来解决单位不执行劳动报酬的问题。在诉讼过程中,您可以要求法院判决单位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并可能要求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您无法承担诉讼费用或缺乏法律知识,可以咨询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寻求法律援助。他们可以为您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会被拘留吗?
会,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会被法院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如果用人单位有履行能力、而拒绝履行生效劳动仲裁裁决书确定的义务,劳动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对用人单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可以对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进行司法拘留或者罚款。
劳动仲裁后强制执行也没钱,此种情况之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协商。
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判决后还不执行,可由法院强制执行。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劳动仲裁后强制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法院不会能拘留,也不会判决。如果有能力而通过转移财产等方式拒绝履行,可以予以拘留,情节严重的,还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法院判刑。
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对用人单位的公司账户或者公司的财产进行一定的查封和拍卖,如果用人单位的老板故意转移财产的,法院可以视情节的严重进行拘留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劳动仲裁调解书不执行违约金该怎么算?
一方不履行劳动仲裁调解书约定的义务时,调解书中对违约金支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标准计算。对违约金支付标准没有约定时,另一方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可以要求被申请人按照每日万分之一1.75的利率标准计付迟延履行期限的违约金。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劳动仲裁不执行的后果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