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强拆的定性规定是什么
强拆在法律上是怎么定性的?
您好,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回答您,欢迎关注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我们通常所说的强拆指的是拆迁方在与被拆迁方就拆迁补偿安置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采取暴力手段将房屋拆除,这是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在房屋被强拆后,被拆迁方可以针对此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确认该强拆行为违法,之后申请国家赔偿。
但是在此要注意,有一种情形下的强拆时合法的,那就是在双方就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按照征收补偿方案、评估机构评结果等,针对被征收人如何补偿、安置以及限期搬迁 问题作出行政决定(补偿决定)。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在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既不提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在补偿规定的期限内又未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形下的强拆就是合法的!
因此针对政府的违法强拆或者征收补偿决定不满意,就要尽快走法律程序,以免贻误维权良机。
简单点说,如果不具有强拆主体资格,没有履行法定强拆程序,强制拆除了被征收人的房屋属于违法强拆。
违法强拆的特点是,强拆人为达拆迁目的,多次对被告人方采取违法手段进行逼迫、恐吓,到其合法住宅进行辱骂、砸门等,给当事人带来极大心理恐惧,侵犯了他人合法的住宅权利,并威胁到他人的人身安全。
从法律层面看,强拆可以分为行政强拆和司法强拆,也可以区分为违法强拆和合法强拆。
其中,2012年开始,行政强拆被取消。强拆也就只有司法强拆才是合法强拆种类。其他强拆包括偷拆、误拆、无手续强拆都是违法强拆。
那么假设你遭遇了违法强拆,有什么方法能够保住自己的最大利益,并且得到更多的补偿呢?
首先,遭遇强拆时最重要的是保证自身安全,要求拆迁方主动出示相关的法律手续,以证明其占地及拆迁的合法性。倘若出现矛盾冲突,不应因冲动而暴力行事。
其次,要及时留存对我们有利的证据,以便后续的维权。要及时报警,出警不是目的,目的是保存证据。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谁强拆了你的房屋,做好电话录音。
最后,在违法强拆后我们要诉至人民法院,确定强拆违法。不要因为利益受损而用暴力去阻挡,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正当维权,争取合理补偿。
如果您对法律方面还有别的疑问,也欢迎私信,我们律师会给大家免费解答!【私信】“关注”律问问头条号,私信回复“咨询”,免费解答法律问题。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拆迁过程中,强拆分为合法强拆和违法强拆。合法的强拆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违法的强拆却有“千奇百怪”的表现形式。
1、合法强拆
国有土地上的合法强拆。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8条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国有土地上强拆的前提条件有三:第一,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第二,在法定期限内不复议不诉讼又不搬迁;第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集体土地上的合法强拆。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5条: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集体土地上强拆的前提条件有三:第一,作出责令交地决定;第二,拒不交地;第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违法强拆
违法强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告知”“没程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不签协议就拆房”。而且违法强拆常常伴随着“车轮战”、“疲劳战”、“半夜拖住拆迁户谈拆迁”、言语不文明、威胁甚至限制个别被拆迁人人身自由、禁止其上厕所、发生肢体冲突等逼迁手段。
违法强拆和暴力逼迁不仅是“违法”更是“犯罪”!暴力殴打被拆迁人,涉嫌故意伤害罪,其中,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未经被拆迁人同意且未经法院强制执行强拆房屋,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闯入被拆迁人住宅,涉嫌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跟踪、骚扰、威胁被拆迁人,涉嫌寻衅滋事罪,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综上,拆迁方没有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就径行拆除合法房屋的行为,违法!
点击头像关注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头条号,获取更多征地拆迁相关知识,如需咨询,点击头条号首页,首页底部可以咨询。
关于本次违法强拆的定性规定是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