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病的父母怎么赡养老人
精神病的父母,儿子无力照顾,怎么寻求帮助?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对于父母是精神病,孩子是未成年人的家庭,需要:
1.申请低保: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办法(试行)》规定,符合城市或农村低保条件的,申请低保,保证最低生活质量。前提是父母的精神分裂症要首先办理残疾证。
2.申请城乡医疗救助:按照《城乡医疗救助意见》,对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或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特殊困难群众,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或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可以申请医疗救助,城乡医疗救助方式有所不同。
3.特困人员国家供养:新出台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扶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扶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扶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定义为特困人员,有国家供养。可以在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
4.教育救助和住房救助:国家对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采用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和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俭学等方式实行。
同样,国家对于住房困难的以上人员实行住房救助政策,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
5.社会其它救助: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各方面的救助,包括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志愿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为弱势家庭和人员提供资金、物资、就业、心理关爱、家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互帮互助优势,让社会和谐发展!
前两天看新闻,“八旬老母含泪杀死智障儿子”,母亲照料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智障儿子长达46年,直到83岁年迈无力,担心自己死后,小儿子无人照料受苦,便杀死了他,然后去公安机关自首。
在供述时老人掩面哭泣说了三句话,句句戳心:
第一句是不离不弃的照顾:“她是我儿子,我从没有嫌弃过他,也没有想过放弃他。”
第二句是殚精竭虑为大儿子考虑:“不能把一个那么重的责任给大儿子。”
第三句是为了儿子甘愿沦为杀人犯受牢狱之灾的大爱:“是我自己对不起他,把他生成这样,害他受苦,我宁愿自己犯罪,结束了他痛苦的人生,好过他生不如死。”
听到这位母亲的话很心酸,所以也会和题主同样的提问,国家会照顾这些精神有障碍的人吗?又怎么照顾呢?可以肯定的是,都不会如这个母亲照顾的体贴吧。
家里有一个精神病患者都会让家庭不堪重负,如今父母都是精神病患者,儿子既要照顾他们两个又要工作,确实难以应付。
父母、配偶、成年子女都是精神病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子女已经成年,精神病患者的父母可能去世,也可能因为老迈难以照顾患精神病儿子和儿媳妇,因此照顾精神病患者父母的责任就落到儿子头上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对属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供养、救助。
前两款规定以外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确有困难的,民政部门可以采取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
按照法律规定,你可以在这些相关部门申请补助。
对于只是精神方面有问题没有攻击性或者伤害他人行为的,在享受以上部门的补助之后,你可以独自照顾父母。如果父母的病情严重,有攻击性行为,你可以给所在的社区或者村委会汇报,社区或者村委会会和派出所一起配合将他们送往当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住院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之后剩余部分由卫健局协调解决。
这是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中国近两千万重症精神病患者,系统治疗的很少,相当一部分由家属照顾,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家属工作忙或无法应对病人打闹症状等)家属力不从心。
以下解决方法仅供参考:①病人如果只是自笑自语等症状,可以送到封闭式管理的养老院或其他托养机构。②如果病人有打闹等冲动行为,可送到当地专业的精神科卫生机构,比如我们医院是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其中有个病区是和残联合作的专门的托养病区,接受家属无力照顾的精神疾病患者。
至于费用,由于现在国家政策好,医保报销之外,残联民政或红十字会等机构有很多救助项目可以申请,自费部分很少,以我们医院为例,申请国家救助之后自费部分千元以下。
如果不知道当地哪儿有类似医疗机构,可以去所在地残联等部门咨询,
关于本次有精神病的父母怎么赡养老人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