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观点 2025-07-25 8
今天给各位分享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各是什么意思?
  2. 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意思?
  3. 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各是什么意思?

你好,我是一名执业律师,很高兴与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各是什么意思?

关于诉讼时效,有一个古老的谚语,“法律不保护在权利上睡眠的人。”也就是说行使权利必须要及时,一定要在权利的期限内行使,如果一旦过了权力的期限,就丧失胜诉的可能性。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的定义

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了法定的情形,使得之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终结,并开始重新计算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5条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这些事由与诉讼时效终止的事由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依据当事人的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督促权利人积极的行使自己的权利,消除权力义务关系不稳定的状态,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得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诉讼时效已经没有继续计算的意义,应当予以中断。

1、权利人提起诉讼

即权利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相应的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因此诉讼时效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2、向义务人提出请求

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做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表明权利人积极主动的行使了自己的权利,改变了不行使权力的状态,因此应当中断诉讼时效。

3、义务人承诺

义务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的意思表示,基于义务人承诺承担相应的义务,使得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义务人作出承诺时中断,并重新开始计算。承诺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5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的定义

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发生了一些特定的事由,使得诉讼时效暂停,在特定事由经过之后,在接着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合并计算。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的障碍。

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4条规定: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总结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概念其实很好理解。

中止一般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最后6个月内,因为一些法定的情形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力的。

中断,一般是因为权利人主动的行使了自己的权利,或者义务人主动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纯粹手打、实属不易,喜欢点个关注呗。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意思?

如果没有起诉、请求、认诺等行为的,是不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

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

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鉴于你方已经提起诉讼,故而应当认定为诉讼时效已经中断,当然前提是你方起诉时并不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形,否则对方抗辩过了诉讼时效的情况下,让人应当认定你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并且不存在中断情形。

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提起诉讼,不以法院是否审理为准,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又撤诉的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有一个债务人一直没有偿还能力,债权人担心诉讼时效届满,每隔不到两年,就上法院起诉,法院立案后又撤诉,等债务人的违建房屋被拆迁并获得拆迁补偿款,债权人起诉后获得偿还债务。诉讼,要掌握时机,量力而行。 大家认为我回答的有道理,请给我点赞,请大家关注,欢迎评论互动。

OK,关于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