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观点 2025-08-02 11
你还在问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条件有哪些??今天给大家分享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条件有哪些?的知识,有什么疑虑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1. 民事诉讼中的被告提供伪证,会构成虚假诉讼罪或者伪证罪吗?

民事诉讼中的被告提供伪证,会构成虚假诉讼罪或者伪证罪吗?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提供伪证,可能会出现二种情况。一种为轻度违法,予以训诫、罚款、司法拘留等处罚,这是民诉案件中作伪证时处理的“常态”。另一种为严重违法,即“犯罪”。但在2016年以前的司法实践中,这种处理比较少见。因为,刑法上未明确规定民事伪证的罪名,加之,民诉案件中的伪证,一般社会危害性不大,不宜以伪证罪论处。至于能否构成虚假诉讼罪,有新法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完全有可能被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5年10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对适用刑法的部分罪名进行了补充或修改,其中增加虚假诉讼罪在内的新罪名共20个。

概括言之,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可以是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述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这些法律新规定,也反映了我国财产纠纷,人身纠纷日益增多的新情况及新需求。

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提供伪证是违法的,会构成伪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一项规定:"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罪与伪证罪是有一定区别的,虚假诉讼是当事人捏造事实提起诉讼,其目的是为了扰乱审判秩序,达到自己的目的。伪造证据有陷害她人之嫌⋯。本提问的答案应该是构成伪造证据罪。

依我之见一一

一般情况下民事被告提供假证不构成虚假诉讼罪犯罪主体,特殊情形下民事被告才构成虚假诉讼罪犯罪主体。

一,根据《刑法》(修正案)增加的"虚假诉讼罪"规定:当事人以虚假事实(伪造虚假证据)提起民事诉讼的……构成犯罪。注意:法律规定的该罪犯罪主体是伪造证据提起民事诉讼的人,这里提起诉讼就是案件中的"原告"。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有"原告"才构成虚假诉讼罪的犯罪主体,而被告方是不能构成的该罪的犯罪主体。

二,为什么说在特殊情况下被告人才构成虚假诉讼罪呢?什么特殊情况被告人伪造假证就构成虚假诉讼罪呢?

依我之见:只有被告人在参与民事诉讼过程以伪造证据虚构事实向原告方"提起反诉"的情况下才会涉嫌虚假诉讼罪。因为民事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中原被告法律地位平等,诉权平等(原告有起诉权,被告有反诉权),而法律规定的的虚假诉讼罪规定的犯罪主体是伪造证据提起民事诉讼,这里提起民事诉讼,既包括初始原告,也当然包括诉讼过程提起"反诉"的被告。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见谅。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条件有哪些?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