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举证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观点 2025-08-23 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民事举证期限是多长时间的一些知识,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 举证期限半个月是15个工作日吗?
  2. 举证期限是多久?
  3. 简易程序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2025?
  4. 答辩期、举证期具体时间?

举证期限半个月是15个工作日吗?

民事诉讼中,第一审适用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只给十五天的举证期限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九十九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举证期限是多久?

被告在应诉时明确表示不需要15天答辩期的,其举证期限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确定的期限必须在15日之内;如果协商不成,或达不成协议,可由法院指定举证期限。

法院指定举证期限应征求被告的意见来确定举证期限,一般限定在15日之内。

简易程序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2025?

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三个月以内审结。所以不受15日的答辩期限制。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从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有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的权利。

答辩状是针对原告的起诉状中陈述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作出承认或否认的陈述及理由。如果在15日内未能提交答辩,也可以在参加开庭的时候当庭答辩。如果你需要向法庭提交证据,必须在提交答辩状的期间内,将证据的复印件一并提交法庭。证据的原件则待正式开庭时带到法庭质证。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简易程序中的民事审理,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一般受民诉法答辩15日和举证期限不少于三十日的规定,但因当事人要求答辩和延长举证期限的,人民法院可延长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但简易程序的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

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举证期限不少于30日,答辩期限不少于15日,举证期限双方当时协商一致的可不收不少于30日的规定。

答辩期是法律对被告的规定,是被告对原告提出诉讼请求针对性的提出反驳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是诉讼平等原则的体现。《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而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一般情况下答辩期,先于举证期结束

举行期限和答辩期限不得少于15天。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原告提起诉讼的案件,应给予被告不少于15天的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被告的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法院可以合并给予,也可以分别给予。一般法院在决定开庭审理案件之前,都是合并给予被告不少15天的的应诉答辩期限。

答辩期、举证期具体时间?

一般情况下答辩期与举证期互不影响,也可以重叠。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关于本次民事举证期限是多长时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