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判决多久能强制执行
仲裁裁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吗?
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经法院审查认为应当不予执行的除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由于商事仲裁与劳动关系仲裁不同,所以管辖法院级别也不同。
商事仲裁的执行法院,按照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
而劳动争议仲裁则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执行。
虽然对于仲裁裁决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是被申请人提供证据,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经法院合议庭审查后,也应当裁定不予执行:
1.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法的;
4.裁决所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隐瞒了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以及法院认为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劳动仲裁胜诉后公司不赔偿,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劳动仲裁胜诉后,自领取裁决书2年内,都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申请人);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申请人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劳动仲裁判决下来,老板还是不给,法院强制执行要多长时间?
执行的话,最高院专门出了个《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按规定,法院应当在收到执行申请当天立案,立案后7天内确定承办法官,承办人应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通知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财产线索,申请执行人无法提供财产线索的,应当在10天内启动财产调查程序。
根据规定,承办人一般应当在1个月内完成对被执行人收入、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车辆、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对外投资权益及收益、到期债权等资产状况的调查。
若是严格按照规定,那法院一般是要在一个月内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调查,并采取冻结、查封、扣押措施。如果不是货币财产,后面将涉及评估,拍卖变现等工作,时间会比较长。但现在法院很难按照规定的时间或流程处理执行案件,单就申请执行往往就先收件再立案。
劳动仲裁裁决书下来以后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判决后,当事人未按照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履行,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劳动仲裁裁决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裁决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仲裁判决多久能强制执行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