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疫制度
现代海港检疫制度的起源于哪一年?
检疫起源于14世纪,当时意大利威尼斯为防止那时欧洲流行的鼠疫(黑死病)、霍乱和疟疾等危险性疾病的传入,令抵达其口岸的外国船只上的人员隔离滞留在船上40天,经口岸当局观察和检查,如未发现疾病,才允许其离船登陆。
我国的海港检疫制度始于1870年,是清政府最先建立的近代卫生组织。
什么是绿色检验检疫措施?
绿色检验检疫制度是指为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生态与环境而制定的所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和程序,特别包括:最终产品标准;工序和生产方法;检验、检查、认证和批准程序;各种检疫处理,有关统计方法、抽样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的规定;与产品安全直接有关的包装和标签要求等。
绿色卫生检验检疫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确保人类健康及动植物免遭污染及损害,对进口产品所含物质进行全面的卫生检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包括动植物检疫法,进口商品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及程序。GATT "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该协议规定了一整套有关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
要求成员国政府以非歧视方式,按照科学原则,保证对贸易的限制不超过对环保目标的需要程度,而且要有高透明性。但是,由于各国实际上仍然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导致实践中检疫规则、程序并不十分透明,检查操作程序也主要考虑本国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特性并且条件苛刻,从而致使检疫无法客观地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加之发展中国家自身条件的局限,使得产品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形成壁垒。实际上,海关的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一直存在,发达国家更以此作为控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重要工具。
发达国家往往把海关的卫生检疫制度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具。
他们对食品、药品的卫生指标十分敏感, 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
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鉴定和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顺利发展。
(二)、对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包括其运输工具、包装材料的检疫和监督管理,防止危害动植物的病菌、害虫、杂草种子及其它有害生物由国外传人或由国内传出,保护本国农、林、渔、牧业生产和国际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三)、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国境卫生检疫和口岸卫生监督,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保护人类健康。
(四)、按照SPS/TBT协议建立有关制度,采取措施,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动植物检疫制度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