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观点 2025-09-02 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申请强制执行成功率有多高?

申请强制执行成功率有多高?

执行难,真的难。再破解执行难,如果债务人就是没有钱,没有财产,就是执行不能。与其在这里讨论执行难不难,还不如在交际之初,弄清楚对方的底细,最主要还是对方人品。讲诚信的人,就算破产,也会想办法还钱。没诚信的人,不不要说执行难,什么都难。

说实话,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地区的执行率都非常低,在很多地区的执行成功率还都在个位数徘徊。当然了,造成执行成功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为什么执行成功率这么低,遇到财产类纠纷还是要建议通过诉讼解决呢?

1、民事案件裁决书将是你维护自身权益最有力的保障。被执行人可能暂时会以各种手段躲避执行,但债权人手里有裁决书,可以在发现对方财产时随时申请强制执行

2、司法进步是一定的。司法进步是一定的,我们一定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司法水平一定会上一个台阶。到时执行手段一定会更加多样,执行人员素质一定会提高,对于老赖的惩治方式也会更加严厉。拿在手里的裁决书将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有利保障;

3、别人执行不了,并不代表你也不行。每个案子都有每个案子的特殊性,不能因为别人的案子没有成功执行就觉得自己的也不行。毕竟采取诉讼解决才是最合法和合理的解决矛盾的方案,作好举证责任也许当时没有执行成功,但只要不放弃总有执行成功的一天;

没试过怎么能知道不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对付老赖暂时的无奈不能成为我们不起诉不申请强制执行的理由。我们得让没有诚信的人有成为老赖的机会,别让这些人活得太舒服!

如果是针对强制执行申请的提出,只要申请人有合法生效的裁判文书,并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有执行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是原一审法院)提出申请,成功率几乎百分百。但如果是针对申请强制执行并全部执行完毕的话,那么成功率将大打折扣,一般百分百将执行款项执行到位的难度很大,低于百分之五十是常态。

申请强制执行的成功率有多高,要看站在什么角度了?对法院而言,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都会立案,都会进入到执行程序中,都会计算执行期限。而且对每一个执行案件都会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裁定结果。这个角度上讲,执行案件的成功率会很高的。但对于申请人而言,强制执行的成功不但取决于法院的主动调查,还要取决于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因为被执行人名下没有财产,裁定终结本次执行后,申请人可以恢复强制执行,法院也会在每六个月的时间内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从这个角度上讲,强制执行的成功率可能在在50%左右。

很多人疑问,这么低的执行成功率,为什么不把老赖列入到刑事犯罪中,所谓老赖入刑。其实翻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老赖已经入刑,叫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而且实务中已经有了很多的相关案例。而且对于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法律规定会越来越严,这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法律在完善,申请人的思路也要紧跟形势,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年纪很大的当事人,还不断的去各级法院进行申诉。如果发牢骚有用,所有的问题不都解决了。

只要符合条件都可申请强制执行,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我申请强制执行,钱肯定能要回来,其实是错的,申请强制执行成功率100%,但能要回来钱有20%就不错了。不要想错了。

那么没有执行回来怎么办?案件只能终结本次执行,其实原先法院是没终结本次执行这个说法,这个是法院自己创造的,自从有了这个,法院结案率基本都在90%以上了。可以说在明面上大大提高了法院的

工作任务,但实际上法院也只是把案子结案了,钱还是没要回来。

为什么有很多人钱都没要回来,是因为执行难,执行难在哪里?现在许多老赖都特别聪明,也可以说是半个律师,他们通过各种手段,造成自己名下无任何财产的假象。那么老赖的手段有哪些呢?

虚假诉讼

给大家举个例子,A欠B的钱,A不想还B的钱,但A名下还有财产,如果B到法院去起诉A的话,A还是不还B的钱,B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那么A的财产将会被法院执行给B。那么这时,A找到跟自己关系非常好的朋友C,让C到法院先起诉A,A积极的配合C,这样法院会将A名下的财产执行给C,当B去法院起诉A的时候,A名下的财产已经被C执行走了,B没有任何财产可执行,法院将会判决B,终结本次执行。

假离婚

举个例子:A欠B的钱,A不想还,这时,A和自己的妻子进行离婚,并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给了自己的妻子,造成A名下没有任何财产,属于净身出户。这时B来找A要钱,A不给,B只能到法院进行起诉,当B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才发现A和妻子已经离婚,名下无任何财产,法院判决,B终结本次执行。

将财产存入直系亲属名下

举个例子:A欠B的钱,A不想还B,A把自己的钱,直接存在父母的名下,造成A名下没有任何财产的假象,当B去法院起诉A的时候,A名下无任何财产,法院的判决只会终结本次执行,但这不耽误A的生活,A可以拿着父母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进行收款和消费。

还有很多例子,等等一系列的手段。都会造成执行难,申请强制执行,只要我们手里有法院的判决书,我们每个人都能申请,但申请强制执行并不代表着能把钱顺利的要回来。

>>通常情况下,这是由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状况」以及被执行人「涉案数量」决定的。

——————

1、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状况」会影响执行成功率。

(1)如果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比如房产、银行存款、股票、证券、车辆等财产登记信息,那么法院通过执行信息系统发现这些财产后,将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查封、冻结、划拨,在这种情况下,案件执行到位的概率相对比较大。

(2)如果被执行人名下没有任何财产,那么法院执行到位的概率就会很低。通常情况下,法院会终结本次执行。但这并不代表,案件就此没有希望执行到位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只是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等到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时,还可以再恢复执行。司法实践中,最高院一般会每个六个月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一次查控,一旦发现可供执行财产,最高院会通知原承办法官恢复执行。因此,案件还有可能在将来执行到位。

——————

2、被执行人的「涉案数量」也严重影响执行成功率。

如果被执行人在法院涉案数量比较大,那么被执行人很有可能没有履行能力,这时容易抱有破罐破摔的心态,拒绝配合履行相关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因此,建议大家在申请执行时,一定要先调查了解一下被执行人的涉案情况。

————————————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执行成功率到底有多高,还是建议大家在裁判文书时生效后,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即使当时法院可能无法执行到位,但是法院会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失信措施,只要案件没有履行完毕相关措施就会一直都在。这个将会对被执行人的工作、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一般情况下,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被执行人通常都会主动履行相关义务。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